top of page

27. 關係與相互聯繫

文之光在《耶穌,內在之導師》中強調說,「在天主經的祈求中,我們看到所有祈禱都碰觸人類的關係,不少於人與天主的根源關係。此祈禱表明單一識知網是由對天主的認識,自我認識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所組成。(第203頁)」


此「單一識知網」的感覺,就是這種完全的相互聯繫,在17世紀隨著笛卡爾( Descartes) 和牛頓 (Newton) 的科學觀點的興起而喪失了。笛卡爾曾是一位數學家,他看到了治理所有受造物的數學規則。它們塑造了一切的結構,不僅是宇宙,還包括我們的身體。笛卡爾既清晰地直覺到自己是一個思想的存有,並且天主是一個完美的實體,影響並啟迪著他的思維。因此,他的洞察和數學定律受到了神聖的啟發。從這種觀點來看,他認為人類面臨的問題是自然被分割為思維領域 - 「思維物」和物質領域 - 「廣延物」。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完全分離的:與我們的身體,與其他人類和創造物分離,儘管不與天主分離。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思考能力–我們存在的唯一真實證明:「 我思故我在」,將存在與思想牢固地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在其觀點看來,我們是其餘可見宇宙的分離觀察者,這使我們有一種完全分離和無意義的感覺。


理性的思想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直至我們的時代,靈性和直覺能力的純粹概念,甚至天主的存在都被貶低為越來越不科學,並且被嘲笑為一種我們過去歷史的原始遺留物。總體上認為,科學可以為宗教信仰提供有益的光照,但宗教本身對闡明現實沒有任何幫助。結果是理性思維和直覺智力被安排在波譜的不同側面,導致了科學與靈性之間的分離,對我們的文化和社會造成了破壞性的後果。


但這在20世紀初隨著愛因斯坦及其廣義相對論,並尼爾斯·玻爾 (Niels Bohr) 和維爾納·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等人的量子論科學事件的出現而改變了,他們從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宇宙。不僅是愛因斯坦重申了直覺的重要性:「直覺思維是一份神聖的禮物,理性思維是一位忠實的僕人。我們創建了一個尊重僕人卻忘記了禮物的社會」,但是他和他的同伴科學家們也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他們對現實的看法類似於在我們的智慧傳統和世界宗教中所發現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重要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的。它是能量和意識的一個不斷創造的舞蹈,所有事物都以一種轉變的方式影響著其它事物。全人類都固有和積極地參與這一宇宙舞蹈,因此與其餘的創作物有著本質的聯繫和共同負責 - 我們不再是孤立的物體。這種世界觀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自己也具有一種深刻的重要性和意義。


如你所見,宇宙學家、理論物理學家、神學家和神秘主義者們,在他們的觀點中確實共同成長的越來越緊密。科學家們討論在宇宙中發生的一切的四個領域之論據基礎,它們假設在一切存在之前,在大爆炸發生之前,在我們的宇宙被創造之前,這四個領域是由一個現在被稱為暴賬場領域來的,一個巨大的底層能量海洋–沒有物體,卻充滿著創造潛力。神學家和神秘主義者們也談到了一切都在物質宇宙的合一之內,並且超越宇宙和一種巨大的空虛,那就是圓滿,「一切存有的基礎」和萬有之源。


科學家和宇宙學家們從已知的事實和對早期思想家和科學家們研究的觀察中,以一種理論和心理上的方式尋求一切的統一,然後以建立或反駁先前的知識。神學家和神秘主義者們使用聖經,註釋和祈禱的反省來理解他們對神聖現實的合一,然後通過個人祈禱的直覺經驗和默禱來證實這些信念。雙方都使用不同的語言和方法來達到相同的終極現實–一顆鑽石的不同切面?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雙方都「知道,他們不知道」。它仍然是一個奧秘。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自我認識對抗自我迷戀

我們已經看到自我認識是「觀察思想」的成果。但是,以這種方式使用自我意識以及將注意力集中在「魔鬼」和「自我」的詭計上,具有一種內藏的風險。對真正自我認識的尋求很容易會轉變為一種自我迷戀。我們變得如此著迷於識別我們的「未滿足」生存需求,以及那些引致「魔鬼」並控制我們行為的「傷口...

 
 
 
51. 淨化情緒

格世安在其《第一會談》中引用梅瑟院長回答了他及他的朋友曼努斯關於靈修生活的問題,他說:「我們的誓願目的是為了天主的國或天國。但是,我們的參照點和目標是一顆純淨的心,沒有它,任何人都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顆「純淨的心」正是格世安的老師艾瓦格略在「觀察思想」中的目的,一種在...

 
 
 
50. 隱藏在我們思想中的魔鬼

艾瓦格略在《 實踐》中解釋說:「思想共有八個普遍和基礎的類別,其中每種思想都包括在內。首先是貪食(貪婪),然後是不潔(淫欲)、貪財、悲傷、憤怒、懶惰、虛榮、最後是驕傲。」正如我們將看到的,所有這些思想都是由於我們童年時期的自我創傷造成的,它們實際上或僅在我們看來,是對部分或...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