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5. 默禱如轉變

我們已經聽到過若望邁恩和文之光強調了默禱的轉變力量。的確,當我們忠實地重複我們的禱詞,即我們的短誦時,很快就會有一個時刻到來,當我們離開心禱的表面,滑向一種更深層的祈禱方式,即內心的深奧和專注的祈禱;我們不再以思維祈禱,而是用心祈禱:我們不再只是與天主交談,而是以忘我的方式與天主同在。有些人憑直覺的感到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而被默禱所吸引;他們被一種渴望拉扯並吸引而親近天主。即使以普通的祈禱方式,我們也可以自發地達到此深度的層次。這就是初期基督徒們所稱的「純粹」的祈禱-即祈禱的本質。 T.S.艾略特完美地指出了其差異:


你不是在這裡驗證,

指導你自己,或告知好奇心或作報告。

你在這裡是為了跪下來,這裡的祈禱一直是有效的。

祈禱不只是一連串的單詞,也不只是祈禱思維的有意識消遣或祈禱的聲音。


此「純粹」 的祈禱是非常強有力的。我們在科學的時代已經忘記了祈禱的力量有多強大。當你認真默禱,全心祈禱時,你不可能不被逐漸的改變。這種祈禱方式的本質是注意力,並在它的行列中跟隨而來的覺悟。這種覺悟是引致改變的關鍵。當然,改變的程度取決於你對這一重要訓練的承諾程度,但是你會改變的!但是我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喜歡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必須要改變呢?我肯定我自己挺好的啊。自我,即我們存有的表面層次,我們意識的中心,是我們的生存專家;因此,它不喜歡改變,因為改變會涉及到改變生存的策略;畢竟,它花了我們整個童年的時間來建立自己,以確保我們的安全。正如當我們離開它的勢力範圍時,「自我」將進入深度祈禱的靜默視為對其自身存在的威脅 - 畢竟,我們是離開由文字和圖像所塑造的我們的自我。它的防禦機制正在向我們逐漸灌輸對變化的恐懼和對未知的恐懼。通過說服我們目前的態度或觀點是正確的,它甚至使我們認為改變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這個易變的生活中,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一切都會在表面上發生變化:「我們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 (Heraclites) 說。他已經在公元前第5世紀時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從個人經驗中認識到,無論我們喜歡是否,我們的身體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在《科學美國人》的一篇有趣的文章中描述了大腦對改變的開放程度。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展示了每個參與意圖對話之人的大腦是如何變化的。另一項實驗證明,當人們坐在一起默禱時,儘管他們的腦波模式在開始時大不相同,但是大約十分鐘後,它們開始彼此相似,平靜的腦波占主導地位。科學證明我們如何在默禱小組中彼此支持!


如果我們通過與他人的互動而改變,那麼當我們在默禱的靜默中並進入「在基督內的真我」之影響範圍時,我們將會被改變更多。正是這種在我們存有深處的愛之合一,以深刻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了我們的表面人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我們的短誦,不要害怕,而是對改變和愛開放,讓復活基督的聖神做其轉變的工作。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自我認識對抗自我迷戀

我們已經看到自我認識是「觀察思想」的成果。但是,以這種方式使用自我意識以及將注意力集中在「魔鬼」和「自我」的詭計上,具有一種內藏的風險。對真正自我認識的尋求很容易會轉變為一種自我迷戀。我們變得如此著迷於識別我們的「未滿足」生存需求,以及那些引致「魔鬼」並控制我們行為的「傷口...

 
 
 
51. 淨化情緒

格世安在其《第一會談》中引用梅瑟院長回答了他及他的朋友曼努斯關於靈修生活的問題,他說:「我們的誓願目的是為了天主的國或天國。但是,我們的參照點和目標是一顆純淨的心,沒有它,任何人都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顆「純淨的心」正是格世安的老師艾瓦格略在「觀察思想」中的目的,一種在...

 
 
 
50. 隱藏在我們思想中的魔鬼

艾瓦格略在《 實踐》中解釋說:「思想共有八個普遍和基礎的類別,其中每種思想都包括在內。首先是貪食(貪婪),然後是不潔(淫欲)、貪財、悲傷、憤怒、懶惰、虛榮、最後是驕傲。」正如我們將看到的,所有這些思想都是由於我們童年時期的自我創傷造成的,它們實際上或僅在我們看來,是對部分或...

 
 
 

Comentario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