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聖週一













(若望福音12 :1-11:瑪利亞拿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 我有時會疏於觀察,直到昨天,我才完全領會到我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從隱修院,走上一條狹窄的小徑上山,來到美麗谷的穀倉。這條路是在一天幾次,透過許多雙腳踩踏的重力下,經過長時間、風雨無阻的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的。 我要考慮如何向每月一次的「智慧生活和聯結的喜樂」青年避靜系列的參與者們,描述「傳統」的意義。當然,我可以說傳統意味著「搭橋加上給與」,傳遞智慧的洞察力或只是行為模式。但這似乎有點不足,因為它並沒有描述一種感覺,那就是發現我們已經「屬於」傳統的感覺:我們在這種持續不斷的傳遞中「存在」,並且觸及其中的深刻「渴望」。相比之下,只從可提供的事物中選擇傳統,並沒有那麼有趣和深刻。知道我們早已經屬於傳統,是一種巨大安慰。 月復一月,我們不知不覺地、忠實地在山上開闢出一條穿過草地的小路,看著這條小路,也讓我感到安慰。我希望不要把這條小路弄得很正式,無需鋪碎石,儘管如此它會濕滑,我們也經常會腳踩土回家。因此,傳統不斷發展。 當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交談時,在我看來,傳統是我們這個支離破碎的時代歸屬的基本需求;我們要在繼承的道路上團結一致,也要幫助維護和塑造這條道路。一種是靈修操練的共同道路,深層的自我發展。一種是接觸和理解彼此文化的途徑。一種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對那些被《聖經》稱為「上主窮人(anawim)」的人、被壓迫和被邊緣化的人負有關心和同情的責任。然而,傳統也指我們在默禱中所擁抱的神貧。宗教思想中最重要的術語都有兩面性。想想「聖戰(jihad)」這個詞,它可以被謬讀為外部衝突,但其深層含義卻是內在的,即克己。 如果一條路是通過連續行走而形成的,那麼它就有兩隻腳在輕鬆自然的行走中形成的兩邊。傳統也通過平衡外部和內部意義而形成。然後,這條狹窄的小路就成為一個偉大的傳統。當我們看到我們屬於傳統,並幫助創造它時,傳統就變成我們自己的。 然後,我們每天在路上走來走去所發現的,永遠不停讓我們快樂和充實。如果我早上有時間的話,我會去聽巴赫的清唱曲,或者今天福音的故事。瑪利亞在耶穌的腳上抹上珍貴的香液,默默地傾注對耶穌的愛。「拿爾多」緩解壓力和焦慮。當她把香液擦到他的腳上時,眼淚掉了下來,她用頭髮擦乾。這是對耶穌身體最親密的描述;這描述之留存下來是沿著傳統、沿著他所成為道路,和我們仍在走的道路。 「屋裡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若12:3)。不僅是空間,還有時間。 文之光

Kommentare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