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四旬期反思 - 第四周星期一
- WCCM Hong Kong
- 2021年3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福音:若4:43-54「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
改變世界方向的靜止點【still point*】,到底在哪裡,又是什麼使它轉變?
「有一些東西是『超越善與惡』的」:對這樣的想法,像你像我這樣良善的普通人會有點困惑。一位蘇菲派大師說:「善與惡屬於二元性範疇,這裡只有至一」;耶穌說天主「像太陽一樣照耀好人和壞人,對忘恩負義的人和惡人都很仁慈」。當他們這樣說,我們會有什麼感覺?也許這是一個印刷錯誤——這不是他們真正的意思。或者我們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深刻的真理,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沒有被理解。
有人獻身於照顧難民和無家可歸者,但有人卻炸掉了年輕人晚上出去玩的迪斯科【disco】。他們之間沒有區別嗎?如果沒有法律、沒有警察、沒有監獄,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我們希望有好的法律、正派的警察和人道的監獄,但是需要區別邪惡和利他主義。因此,讓我們將這一神秘的智慧放到一邊,讓苦行僧和神學家考慮。我們還是回到現實世界吧。
改變世界方向的靜止點。
瞬息萬變的世界在不斷地變化。我們試圖保持平衡,但一切都在變化,甚至今天被認為是好的東西,明天也會被認為是邪惡的。在政治上,我們選擇支持或反對特朗普、英國脫歐或留歐。如果沒有明智的人,或者至少是明智的領導者,善惡的二元性就會變成一種僵硬而痛苦的兩極分化。為了娛樂我們,媒體讓我們看到一個王子和一個女演員【哈里和梅根】談論他們的個人感情,世界選擇支持或反對他們。道德變成了娛樂。複雜性成為陰謀。
耶穌並沒有否認有壞人,他說了對他們的看法。蘇菲大師並沒有否認善與惡,但說他們是二元性,低於至一。要從對這種至一的思考轉變為體驗這種至一,我們不需要娛樂或陰謀,而需要默觀實踐。在我們開始瞭解至一的含義之前,二元性思維需要被訓練和安定。當我們知道思想和情感改變的靜止點時,我們就會改變對善與惡和種種二元性的態度。
發現靜止點,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務。這並不意味著要推遲到下輩子,或者等到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和默禱。否則,耶穌和蘇菲派大師難道不會說,‘先別擔心這些東西’嗎?
我們假設世界會改變我們自我。這就是為什麼二元性會被誤解、僵化並產生暴力。至一是更高的真理。我們注定要現在就去體驗它。「天國臨近了」。我們仍然會面對善與惡;但是「至一」賦予我們力量去彼此原諒,使用憐憫而非暴力。然後我們明白了為什麼那靜止點是愛,絕對地,朝向二元雙方的愛。
文之光
【*譯注:Still point,或稱零點(Zero point),醫學用詞,呼吸冥想用詞。簡單可理解為呼氣與吸氣之間的停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