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五周星期四













(路加福音1:26-38:她便思慮這樣的請安有什麼意思。)


有一個夏日,我路過佛羅里達的一家商店,看到了一個利用聖誕節喜慶因素的好機會,稱為「每天聖誕節」。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成功,但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零售理念。我懷疑他們已經這樣度過了許多個聖誕節,伴隨著人們對火雞和包裝紙的懷念與快樂情緒的渴望的消退,他們是否意識到了:如果每天都是聖誕節,那麼就沒有聖誕節了。


然而,聖言降生成血肉【道成肉身】是每一天的事。今天是天使報喜節,天使拜訪了瑪利亞,使她有機會代表我們所有人說出了一句偉大而無條件的「是」。因此,九個月後,我們將會彼此說「聖誕快樂」。從現在到那時,將會有季節的變化,更多的封鎖,更多的陰謀論,更多的疫苗接種民族主義,以及更多的生與死。但是,通過時間的子宮不斷傳遞的所有事件,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一個嬰兒將在聖母瑪利亞體內成長。


就像撒在地上的種子(耶穌將其比作天國)一樣,嬰兒長起來了。我們黑夜白天,或睡或起,「至於怎樣,對此卻不知道」。我們在默禱上的「進步」也是如此。與我們沿著時間之河走入的無限膨脹的宇宙相比,我們可以看到的、可量度的變化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我們需要時刻被提醒這個新生命正在不斷形成,因為它很容易因那些掩蓋事物本質目的的事件而分心和沮喪。正如每天聖誕節的做法所提示的那樣,抓住美好而短暫的經驗是一種回報遞減的投資。每天都沈浸在無條件的「是」和完全接受的狀態中,是在冒一種危險,即活著、死亡和把死亡種回重生的土壤中。這樣,種子在生長,河水在奔流,直到青春之花開放、中年果實累累、末日顆粒歸倉。


我談這個短誦已經數年了。現在我意識到許多人一開始對默禱的回應是帶著「每天聖誕節」所引起的懷疑的。他們之間沒有爭論,也沒有對自己的疑問進行爭論,因為經驗就是老師。除經驗外沒有別的證據,沒有「是」的經驗也不存在。


文之光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