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五周星期二













(若望福音8: 21-30:我所講論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訓我的。)


在全球封關之前,許多人已因工作、出差、會議和現代生活的繁忙而感到壓力。他們的個人精力被消耗,在我們為了享樂而建造的大城市中倖存而已,可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大城市同時亦是一所監獄。 自從封關及新一波接新一波的疫情以來,對許多人來說都有不同原因的壓力:孤獨、財政負擔、照顧幼兒的需求、缺乏身體接觸。 壓力來自過度的緊張,甚致導致情緒失控和崩潰。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很明白我們希望放鬆。 有些人可以嘗試默禱和更健康的生活;但其他人則涉獵酒精、毒品、暴食或其他放狂行為。


放鬆身心是自然的,對於身體健康和心理平衡都是不可或缺。可是,當放鬆自己的方式變得反自然和過度時,麻煩就開始了。 在默禱時,需要放鬆;同樣,在放鬆時,需要默禱。 如果過於努力或者對結果過度期望,本末倒置,那麼就無法實現自我。


如果我們自然而健康地放鬆身心(同樣以關顧身心狀態的方式進行默禱),我們能找到緊張的適當程度。 緊張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沒有張力的生活是不適宜的,它終將崩塌或結束。 即使自然地在房間裏走動或在鍵盤上打字,都需要用適當的張力。


壓力過多過少都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正確呢? 當我們把自我投入於待人接物時,我們自己及接受服務的他人,能體會到我們的專注。緊張的完美程度,就是單純的專注。


專注需要被引導,然後輕輕、平穩地被抓住。 無論我們將注意力(以及自我)放在什麼東西上,那都會變成愛的凝望或默觀。對別人單純的專注就是對祂者,即對天主的專注:祂是萬事萬物或好或壞存在的基礎。 當你專注一些好的事物時,會感到愉悅或充滿活力。 在不受歡迎或敵對事物上,則會感到寬恕或慈悲。


因為上主在每一件事上都受到專注;既然專注就是愛,所以當我們真正專注時(無論如何不完美),會感到互惠。緊張的完美程度,就是對他者的單純專注;這單純專注與我們從上主那裡所得到的專注,不斷交替。 當專注從我們自己轉移到他人時,自我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深入,從互惠到共融,再成為一體。 當我們只想著自己時,我們會感到孤立和不被愛。互惠互愛的交流,是創造;是生與死,更是超越兩者的復活;是安穩,是舞蹈,屬於那「在愛中的存有」(Being-in-Love),簡稱為「天主」。


文之光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