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二周星期二














(今日福音:瑪竇福音23:1-12. 你們中那最大的,該作你們的僕役。)


福地【應許之地】是旅途本身,而旅途就也是應許之地。如果我們逐漸接受這一點,可以脫離了對於目標及忍耐力的幻想,以及認清個人美德或意志力的真面貌。實際上,我們的目標是放開這些既有的印象,甚至放棄成功的意願。信念不是意志力。隨著實踐所體現的信念越來越深,實踐變得更加真實。


所以目的不是要增強意志,而是要超越意志:這點對用傳統方式渡過四旬期的人而言很重要。意志牽涉到太多自我,並已受了太多誘餌,以至於不能再值得信任。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只能放棄,而不懷目的地作任何事情?那將意味著失去信念,而這會使我們原地踏步。如果我們完全不使用意志(與自我並存),它就會萎縮,我們變得像臥床不起的人一樣,會失去肌肉的張力。訓練意志必須以磨損的方式,直到它可以超越自己為止。為那些明白為何要以誦念短誦【默禱】的人,他們實驗性地理解超越意志的一點。


然後,我們從意志到服從,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我們知道那是對的。對每個人來說,採用這種方式是艱苦的,因為對於總是試圖與意志合作的自我來說,這是困難的。對於A型性格的人來說尤其艱難。他們覺得,如果他們變得服從,而不堅強自己的意志,他們將不會那麼有競爭力。其實,聽話的人的工作和成就與按自我驅動意志的人一樣多,甚至更多,而他們保持了內心的平安和平衡。


那麼,這可從哪裡得到證明呢?科學方法論的起始人方濟·培根(Francis Bacon)說,「實際體驗是最好的證明」。沙漠的父親和母親也說,「經驗就是老師」。


福地【應許之地】是在於體現,而不是入侵和征服;而第一個證明就是瑪納。曠野中的以色列人以瑪納為食糧,瑪納是一種「淺白色片狀」的物質,他們像早晨結在地上的霜一樣。聽說瑪納在紐約一家餐廳的菜單上,是一款甜點,採自灌木叢中某種植物的汁液。事實不如真理重要,因為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這世界總是存在著「另類事實」。其實,這種美味的食物不僅維持了他們的生命,並使沙漠朝聖者感到喜悅。而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這代表著聖體聖事的。


換句話說,旅途中的食物直接預示著旅途的目的地。雖然離結局還有一段路,但總比我們與自己的距離更接近,我們現在就可以品嚐它。在拉丁文中,智慧的意思是「品味」。有什麼證明比親身體會來得更直接呢?它令人感到喜悅,並滋養我們,使我們繼續領會於此時此地,自己是何人及在何方。


您對瑪納的體會又是什麼呢?


文之光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