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二周星期一
- WCCM Hong Kong
- 2021年3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福音:路6:36-38「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
在馬丁·路德·金遭暗殺前的最後一次演講中,他說:「我只想遵行上主的旨意。他允許我登山,我已看見應許之地。今晚我真開心,無憂無懼。」馬丁·路德·金沈浸在出埃及這個偉大的開創性神秘事件中。像所有偉大的基督信仰導師一般,《聖經》的語言和意象滲透到他的思想和表達方式中,這實在是理解自己的方式。他所看見的預許之地是什麼,我們在四旬期生活於出谷的內在意涵中嗎?我們能認出這是使我們繼續前進的目標嗎?
梅瑟遠遠望見這片土地,卻從未能進去。聖經描述說,這是由於他在旅途中一度懷疑天主,考慮到他所忍受的一切,這似乎有點無情。我更願意將預許之地視作一個象徵:它不是一個地方、一個目的地或一個計劃的實現,而是旅程本身。
在大覺醒的軸心時代(公元前8世紀到3世紀),從《奧義書》、佛陀、柏拉圖,到希伯來先知,人類開始認為自己擁有一個命運,一種超越自然週期和自身生存的成就。這是一場偉大的內在探索。解脫、涅槃、淨土、天堂、樂園都是這一探索和它在人生目的中所喚醒的新希望的不同表達。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它也是一個巨大的分裂者,就像所有四散的巨大光芒般,總是投射出長長的陰影。如果我進不了天堂該怎麼辦?如果我陷入了另一個地方的永恆痛苦該怎麼辦?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第二次無辜的失樂園,是大躍進之前的又一次墮落。
在耶穌的教導中,天國顯然不能簡化為一個地方或人間烏托邦。「你不能說它在這裡或那裡……」宗教如果沒有默觀意識,便堅持用獎懲的方式思考。但是教父尼薩的額我略——奧秘神學的典型代表——把天國看作是一個無止境的生成,一個不斷地、更全然地參與天主無限單純本性的過程。這是額我略對基督信仰理解的巨大貢獻。天堂無界,天國旅館的房間不可計數,就像美、真、善一樣,沒有終點。
若望·邁恩在談默禱時說,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正在「前進」。問「我在哪裡,要花多久,我還在那裡嗎……」是錯過一個偉大的真理,那就是天國在我們裡面,在我們中間(就像耶穌說的「天國臨近了」)。這究竟表明什麼?我們明天會繼續討論。但今日福音直指本質:在人類的旅程中,我們對他人的憐憫和愛,使得我們像似天主,這反映在我們變得更少判斷和分裂。預許之地臨近了。
文之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