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五













(馬爾谷福音12: 28-34. 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


當我還在唸大學時,若望.邁因神父第一次向我介紹默禱:那一種完全真實的智慧感動和喚醒了我。 那時候只是淺略的體會到,這真理是如何又簡單又深度,無庸置疑。 同時,我對天主的愛又產生了新的渴求,這是我所感受過最純粹的渴望。 簡而言之,我真的很想默禱。 我試圖定期的修習默禱,但是失敗了,而我仍深信那一天必到來。 幾年後,它實現了。 的確,時機就是一切。


我與很多人討論過,他們處於跟我第一次聽說默禱時的位置一樣:他們通常都已一段時間真的很想開始這段旅程。 交談結束時,他們都會說他們如何明確、堅決、而且有紀律,所以會從現在開始。 隔了一段時間,當我再次跟他們聊,卻得知雖然他們會在一週中默禱幾次,卻未能持之以恆,並感覺陷進了開始和放棄之間的沼澤之間。


這是「失敗的成功」(success of failure)的另一個例子。 當然,無法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感到很丟臉,就跟無法停止自己想停止的事情一樣挫敗。 然而,當你學會到在精神領域中,重要的是忠誠,而不是成就時,失敗就會融入那沒有自我的成功之中。四旬期每年都在提醒:重要的是登上頂峰,而不是為了在那裏勝利地插上旗幟。


所有事情都不會白費的,尤其是當所謂錯失目標 (Missing the mark)時。 重覆的失敗,會在我們再次開始挑戰時,便能磨掉多一點的自我。 謙卑是過程中的芬芳之花;顯然,謙卑不是讓自己感到驕傲的德行,而是一種心靈的處置(disposition)在你內不知不覺地形成。當你看到謙卑的初苗,有如春暖花開,在昔日的殘骸中出現,你將會更愛自己。


默禱本身並非終點,而是一條道路。 只要你一路往前走,無論你有多少忠誠,默觀的種子都會生成,並落在你身邊。


以某種程度上,你在不知不覺中已成了默觀者。 但是,一到了適當的自我認知,並發現失敗並不如忠誠那般重要時,不久,就能夠隨心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文之光

Commentaire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