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三













今天的福音:「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瑪竇福音5:17-19)。


「所有藝術皆追求達致音樂的境界」*【譯注:英國哲學家Walter Pater( 1888),意謂:藝術尋求主題和形式的統一,而音樂是主題和形式都合一的藝術。】 當年修讀文學時看到這句話,頓時被這個我曾認為是嶄新的普世真理所深深吸引。其後慢慢地讀到其他一些籠統的普世真理,就像這句話看似有點意義,但卻只偶爾一語中的,甚或言之無物。然而,我們一直試圖用文字捕捉真理。這同樣適用於我們在學習默觀的過程上,從成功中領悟失敗,在失敗中體味成功。在這過程中,我們領略到的是撇下一直所信賴的言辭和思想的重要性。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而了解到這一點讓我們得以從一個整全的角度鳥瞰我們的經驗。


默禱對所有人來說乃智慧之道,這正因為它無法透過一句警世良言甚或長篇鉅著而言喻。若以科學方法去理解默禱所帶來可衡量的裨益,可以說與它有關的事皆可驗證。但這些僅屬一些觀察,用以闡明我們越來越難以言明之事。


若望.邁恩(John Main)明瞭這點,並以他化繁為簡的天賦教導他人。他知悉整全性並非靜止不動,而是讓我們擺脫那窒礙我們無限擴展的所有羈絆。在默禱對短誦的修習中,我們放下過去和將來的轄制;並洞悉這些有關現實的向度是何等束縛。當它們不再駕馭我們的心神時,我們將體會到自己一直活在當下,並確實細味它帶來的平安與豐盛。然而,體會當下乃步進天主如今向我們呈現的永恆的第一步。這是邁向不斷擴展的宇宙,那就是整全,就是天主。


我們無法藉言語或概念領晤很多;但卻可以坐下默禱誦念短誦。透過默禱誦念短誦的途徑,我們學習謙卑、忠誠和信任,讓我們進入無限的瞬間。因此,默禱讓我們皈依天主懷中,但在這情況下,皈依並不意味要安於安全並熟悉的境況。如此,我們成為朝聖者,在愛的釋放中成長,逐步放下對事物的依戀。


這朝聖之旅,不論窮究一生抑或只為期個多星期,其方式變化萬千,不可預計。我們學習如何做好準備並服膺變化原是永恆的定律。然而,不論形式如何,沿途皆有福音書稱為之道路本身的平安與信實。若望.邁恩理解,每天藉默禱而成長的經驗,與基督徒召叫有直接關係。我說是「理解」而非「明瞭」,因為在四旬期聆聽他的講座時,他深邃並具前瞻性的教誨就像一股清新的啟示泉源,帶我返回福音的道路,並領略新的發現。他的教誨建基於他對自由的重視:不受轄制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以及愛的自由。這自由是一股意識到基督的力量,灌注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哥3:3)。這條大道 – 以及默禱短誦的小徑 – 不斷向我們揭示隱而未現的事物,縱然在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呈現於我們眼前的是過往未能知曉之事。


文之光

Commenti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