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一主日













伴郎豈能當新郎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悲哀……(瑪9:14-15)


星期五,我們美麗谷(Bonnevaux)機構默禱小組的一名成員,講述了自己一段交織著恐懼與快樂的美好的生活經歷。她說,在40歲之前,她一直專注於成功和快樂,而且這兩點她都做到了。除了在溫布爾登(Wimbledon)做網球巨星約翰·麥肯羅(John McEnroe)的撿球員沒有實現外,所有其他的野心都達成了。後來,她的母親被確診患有嚴重的癌症,她的生活開始崩塌。她開始失去控制,身體也隨之出現了各種症狀:肌肉和關節疼痛,失眠,呼吸困難,記憶力衰退,以及日益頻繁的恐慌。身體是不會說謊的。最後,在與孩子們一起在購物中心發生了一次可怕的失憶事件後,她接受了「我需要幫助」的事實。這其中不可避免的謙卑成了她人生的轉折點,引導她逐漸走向以他人為中心的過程。她現在已經可以幫助其他人及時認識和面對這些症狀,以避免最壞的情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一樣成功地度過最糟糕的階段。


她說,先前她一直生活在無意識的旋風中,從來沒有過寧靜、靜默的時間。而當她開始這樣做時,她開始真正注意到別人。她坐在公園裡,看著過往的人們。她看到的不再只是一張張的面孔,而是第一次看到了表情、感覺和和交流符號。現在,默禱是她更快樂而且更有意義的新生活的支柱。她把默禱介紹給了所有自己在幫助的、處於重壓下的高管們。


耶穌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筵席或婚禮上。他經常利用這些事來說明他的教導,就像今天的福音一樣。人們無法想象,在一個大家都在盡情歡樂的活動中,他會成為一個痛苦或陰鬱的存在。難道他會不加入舞蹈中嗎?他今天簡短的教導告訴我們,生活並不僅僅是娛樂和遊戲。我們所能感知的一切都是光與影的混合。否認這一點就是在壓抑我們所害怕面對的事物。壓抑最終會爆發,要麼通過我們的身體,要麼通過我們的行為。真相必將顯露無遺。(如果我們注意到自己特別關注有關我們所恐懼之事的新聞故事或電影,那麼我們應該問一問,為什麼這會成為我們一種無意識的宣洩。)


「悲哀」一詞在希臘語中就是「哀慟」:神話中哀悼的精神,也是奧秘神學的一個重要元素。在關於真福的教導中,耶穌說:「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如果我們在默禱時出現悲哀或傷悼的感覺,不必害怕。四旬期可能正是我們承認這是我們工作進程中一個健康的方面的時候(就像這位女士描述她目前的生活一樣)。這個進程通向完滿的存在和真正的幸福,其最早的跡象就是我們能注意到別人臉上的表情,並對他們傳達的信息作出回應。對今天讀經一中的依撒意亞來說,這種積極的同情就是正義的意義。沒有了它,禁食、施捨和所有這些東西就都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變成了影子而已。


文之光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