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將臨期第二週











有一次,我在明亮月光底下,在澳大利亞的灌木叢林散步。當我們經過一條小溪,小心翼翼從一塊石頭踩過另一塊石頭時,我向下方望,看到一個微小的生物以奇異的目光看著我。我感到震驚,卻不害怕,於是退後一步,又再看到它,但它經已消失,而我(有些傷感地)意識到這景象是由光和我的幻想作祟。


很久以前,眾神祇已離開人類。隨着我們加深對自己對"無意識"的了解,它們已遭受科學驅趕放逐、逐漸隱沒,這樣或許令我們的世界更加沉悶。但正當我們準備慶祝新的寬免制度、新的盟約的誕生,我們對附在舊秩序上的恐懼得以驅散,我們的世界更為自由,與超聖的關係更為成熟。在這裡即使在缺席、甚至在虛無的情况下,我們學會以喜樂的望德,耐心等待。我們的幻想已掏空圖像,意會到可以在每事每物、在每處、 都在恒常而真正的臨在以內等待。


人類一直固有地孕育這種臨在,人類普通的懷孕正好教導準父母,等待並不等於延誤或推遲。這是準備、成熟的工作。這是真正的耐心,教導我們祇有透過時間,才能克服時間。因此,正當新形式的生命在任何種類的子宮內成長,我們沒有感到不耐煩的理由。儘管這奥祕正在成長,但平常的生活仍然繼續,包括購物、烹飪,和建築商打交道、與朋友交谈。然而,"那種子一直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 ( 谷 4:27) 忠誠地等待正在成長的就是此時此刻。


小生命誕生時,伴隨着完成的奇蹟,就是對在這時、在這裡需要愛護的卻仍是那麽脆弱、幼嫩小生命的焦慮。新生命充滿活力、柔情,卻充滿危險。 "Epiktesis"(斐理伯書3:13)是希臘語中不斷向前推進的用語。這就是靈性生命的定義,除了在每個實現後,獲得超越,實在根本沒有最终目標。聽起來令人感到很疲累,但這正是永恒、無邊際的愛的擴展的祕密,在不斷的返回短誦的實踐中反映出來。最初以短期、以目標為本來作默禱的人,經常稱這實踐為一種"工具"。

對於那些將這實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走入更深層生命的方式,更甚的,會這實踐視為持續的愛情故事的關係。詩人李爾克(Rilke)寫道" 即使在最接近的人之間,也存在無限距離。戀人難道彼此之間,時常陷於困境嗎?"


生命和將臨期一再给我們肯定,無限與親密的婚配,就是聖子孕育成人的完滿的體現。


- 本篤會文之光神父

Comentarios


Ya no es posible comentar esta entrada. Contacta al propietario del sitio para obtener más información.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