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基督苦難主日

已更新:2020年4月5日










在今天的彌撒中,我們讀到完整的苦難故事,從最後晚餐,到耶穌在十字架上交付了衪的靈魂。

大多數讀到上述說話的人都會明白我的意思。但我們要慬記,我們當中有較年輕的一代,他們對我所指的不甚了解。然而,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或將會明白,失去我們摯愛的人的悲痛,以及剛經歷將永久失去他們而變得陌生的生活會變得怎樣。今早,我跟一位朋友傾談,她的父親因心臟病突然逝世。她和她的母親,在痛失她們摯愛的父親和丈夫之際,透過WhatsApp與我們聯繫,在幾分鐘內像被傳送至另一個空間。對那些剛飽受喪親之痛打擊的人而言,我們很難說出甚麼安慰的話來。談論宇宙之謎,比失去至親來得容易。然而,在這人生被徹底顛覆的時刻,他人純粹陪伴,獻上關懷,有助我們免於崩潰或被逼瘋。

正如我們看到,這突然其來的疫症大流行,其影響何其深遠,它令世界驟然停頓,徹底動搖我們生活的各方面,並讓我們明瞭人際連擊何其彌足珍貴。在美麗谷,我們日常生活的節奏,如默觀、工作、閱讀,對話和情誼,讓我們得到支持,並嘗試透過網上活動和訊息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靈修這禮物。今天上午,我透過網絡與來自上海和倫敦等世界各地辦公室的新加坡DPA建築師團隊一起默觀,他們負責監督美麗谷的翻新工程。「默觀之路」計劃的網站即將推出。

在這剛放慢腳步,封閉的世界裏,我們遊走全球和地區之間的方式從未如此明顯。不論上網瀏覽或在線交談,還是走進隔壁的房間或花園,我們皆感到我們確實存在的,因為我們正互相聯繫,或尋覓聯繫,或因失去聯繫而悲傷。我們活著,因為存在,而非單靠食物。

突然失去使我們蓬勃發展的東西,令我們幾乎崩潰。因為它沉痛,所以我們或許認為我們自招其果,或者覺得自己受外力刁難。我們頓覺一切幻滅,因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事物會如我們所期望的一直保持原狀。有此想法不用自責。這看似奇怪,但隨後卻發現還是有其道理。

不過,悲傷有其平淡乏味的一面。失落的突發乃戲劇性,高潮迭起的。但狂潮退卻,歸回生活的日常,我們帶著失落,更緩緩流淌且沉痛的傷感。這時刻我們最需要一條通道、一種修習,藉經歷與活好當下這股永恆之源的聯繫,為我們帶來希望。這正是復活期給予的曙光。

這就是我們在今天開始的聖週的意義(不論你是否知悉)。在美麗谷,我們很樂意與你每天線上連繫,分享這意義(www.wccm.org)。

留言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