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四周星期四

已更新:2020年4月5日













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將跨越四旬期。然而,它為這個屬靈期間的核心主題增添了一個迫切、個人的向度。我們過往於四旬期展開後默想這些主題,但或許現在看來,它們似乎更關乎生死存亡,而不僅屬於屬靈層面。或者,換句話說,我們發現屬靈並不像我們通常想像的那樣抽象,生活本身就是一次屬靈之旅,它匯聚人生經驗的各方各面。倘我們將之遺忘,就會忽略了我們人性的核心要素。我們不單會墜進屬靈貧乏的危機、且變得欠缺人性。

最近,我驚訝地收到一位二十歲的年輕人寫給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我不會引述它的內容,因為它可能會令那些因病毒失去朋友,或極度掛慮親人和自己安危的人感到不安。這是一封致謝信,以發人深省和睿智的文筆寫成,但正如我們預料出自一個熱血青年之口,它欠缺對遭受病苦的人表達充分同情。這封信惱人地把這場危機視為一個警號,並對世人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作出控訴。

正如我前幾天所說,這不是僅只推諉和指責的時間,就算自責也不適宜。但在這場危機中隱含著一個教誨,若能將之發掘,我們會悉察它所帶來一個改變的機會。可怕的痛苦以及最終的死亡人數將沒法合理化,但會成為這難以接受的意義的一部分。對現今活著的人而言,不論他們的年歲,無論是否受到感染,世界都將永遠不再一樣。全球人類變得軟弱,並難以復元。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和金融的黑暗力量可能會佔據上風,而是否存有一批因默觀修習而醒悟的關鍵群組,將變得不再重要。洞察現實的屬靈向度的,往往並非偉人或聖人,而是平信徒,他們在現今文化中常被失踪、嘲笑、忽視、拒絕,或矮化。

當我們將靈修看成另一門學問,或將其唯物地簡化為神經細胞或虛構之事時,我們便踏上使人類喪失人性的道路。以武力尋求和平,少數人坐擁財富,政治架構被架空,而宗教成為僅只一種個人身份或具侵略性的意識形態。

雖則表達尚未算淋漓盡致,寫這封信的年輕人深切體會到,我們不僅面對著一個人類的苦難危機,需要憐憫和行動,同時還存有一個可以活得更好的機遇。機遇可以比失敗來得更具挑戰性。在我開展目前的事工時,John Main曾經問我是否準備就緒。我以為他的意思是要我放棄。但他更正:「我的意思是要保持悅樂。」當Etty Hillesum協助被納粹軍圍捕並運往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人時,她曾寫道:「今天,我感到徹夜絕望。我得迎難而上。」

現正適逢春分的日子,是自然界中最強大的更新力量。這是我們以悅樂之情面對疫境的良機。

Commentaire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