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五周星期五

已更新:2020年4月5日












縱然「默觀之路」計劃反應理想,令我們一直忙於在線,與世界各地的默觀者保持聯繫,但我們在美麗谷仍過著平穩、安寧的生活。昨日天氣驟冷,我試圖點燃書房裏的火爐,卻誤響起了火警鐘,為這遍安寧帶來紛擾。我因生火不成而產生煙霧,煙沒有向上往煙囪飄散,反吹向書房中央。我一直以為自己懂得如何在小火爐裡利用木頭生火。但卻再一次發現我無知得很,且常重蹈覆轍。

當然,要生火先要用紙。放多少紙,總是不易下的決定。之後,我們得放進點燃物,一小塊木頭或紙板。你無法確定木材是否足夠乾燥,有時你想把它點燃卻不果。我其後加入的生火物冥頑不靈得令人討厭,把任何東西放在上面,它們便通常很快熄滅。又或者,它們落在木塊和紙之間,當我試圖燃燒紙張以保存火種,便產生了令人乍喜的火光,以及瞬間的成功感。我以為會成功,或者說實話,只屬僥倖。但這只是一個最終落空的希望。

部份小木塊隨後勉強地燃起來了。我期望這火能傳我在附近備妥並預備添加的大木塊上。因我很不耐煩,所以我通常過快地將較大的木頭放在剛燃起的火焰上。我期盼、我想像,我祈望它們能燃起來。但過了一會兒,一切皆已熄滅。我對這小火焰過於奢求,期望亦過高。很快,只剩下幾許燃燒的餘燼。此刻很易令人絕望。生火絕非生活中的大事,但微小的失望會觸發更陰暗的絕望時刻。單是胡亂放置車匙,過往便足以招致生活一系列更慘痛的損失。為甚麼不開電暖爐呢?

但我愛爾蘭的堅毅基因,教我不輕易絕望。我跑到外面拿起一批新的小木塊。當我回來時,餘燼幾乎經已熄滅,但我小心翼翼地將新的點燃物放置其上。我也扔了一個沒用的打火機。還有甚麼好怕呢?我索性躺在地板上,用力吹向熾熱的餘燼,並最終出現了幾朵燦爛的火焰。這令人鼓舞,卻還未功成。

過了一小時左右,經過多次嘗試和瀕臨熄滅邊緣,火已在熊熊燃燒。誠然,竅門不是放在火上面的東西,而是下面的燃料。當火種足夠熾熱,放進任何東西皆被燃掉。火像愛一樣,它燃起所有向其付出的東西。投入了,與其共榮,然後燃盡。房間已經夠暖,我該睡覺了。

就這個劣拙的寓言,我不會再花唇舌闡釋。因我認為道理已呼之欲出。無論對四旬期、疫症大流行,甚或每天默觀皆然。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