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五主日
- WCCM Hong Kong
- 2020年3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0年4月5日

我們對如何處理人生的訓練,實在過於重視成就;對自我實現,對素心樸實的生活,著墨很少。昨天我得悉,一隻辛勤的蜜蜂勞碌一生所能出產的蜂蜜不超過十二分之一茶匙,這對我很有幫助。當然,它有很多同伴(最多60,000個),因此它們合力,有可能製造足以塗滿一片麵包的蜂蜜。然而,它們雖看似樂於工作,大概它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衡量存在的意義,亦因此必須減低對數量和個人主義的依附。 今天的福音是關於拉匝祿的復活,他是一位耶穌所愛的朋友,也是衪所愛的瑪爾大和瑪利亞兩姐妹的兄弟。當衪朋友死後四天,耶穌到他們家時,像蜜蜂般忙碌的瑪爾大出來見衪。在路加的記述中,瑪爾大也是如此,她因眾多俗務而紛擾,並出現典型的緊張症狀。耶穌提醒她,要在她過於勤勞的性格與妹妹的默觀素質中取得平衡,因後者更素心清純。在今天這出人意表且感人的福音故事中,兩姐妹似乎皆因她們的朋友來撫慰她們的悲傷而寬懷。當衪看到她倆,「耶穌哭了」,於是人們說,「衪多麼愛他啊!」。 然後,衪讓拉匝祿復活。死者從墳墓中出來時,仍裹著殮布。耶穌說:「解開他,讓他行走吧。」就像其他我們認為真實卻無法解釋的經驗相似,我們將其視作神話,或在眾人以強烈象徵性現實主義的口吻談論耶穌這人的時候,沉默不語。 就像衪其他出人意表的事蹟一樣,耶穌無意利用衪的成就打動或招攬信徒。這看似欠缺可量化的意義,沒有任何金錢報酬。觸動人的是事蹟本身。它更新了一個生命,並改變了那些與他人分享那故事的人的生命。對於拉匝祿來說,奇蹟只是一個緩刑,因他最終會再步向死亡。因此,他不像耶穌那樣從死者中復活。對他而言,我們像蜜蜂勞碌一生,經歷死亡與重生,這週而復始的循環已被打破和逾越,這給予我們希望,免於一生重複永無休止的成敗的咒詛。 這偉大的行動算得上是一項成就嗎?令死人復活是成就嗎?儘管拉匝祿的故事使衪聲名遠播,並導致衪的被捕和處決,但這事並沒被描繪成另一項為耶穌辯護的理據。這是一個記號而非一項成就,乃一個啟示而非證據。 這是另一種方法去衡量生命的甘飴,縱然人生總不是那樣的甜美。在百業蕭條、業務停頓,減少社交和隔離下,我們可以抽些時間因應這幾方面來重新規劃人生嗎?忘記我們獲讚揚的成就,以及我們被貶抑的失敗。聚焦一些可以啟發意義,並闡明我們本性的東西,不論那是何等事件、關係、結果,亦不論該等東西是甜或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