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默禱小組在今天還有意義嗎 ?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2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0年10月8日
在任何項目中,我們通常需要一個以不同才能的成員組成的團隊來支持我們 ; 因此,在我們的默禱善工上 , 我們也需要小組協助我們開始 , 並且幫助我們堅持下去。有如若望邁恩早已知道 , 默禱能創建團體 , 因為它揭示了我們是如何聯繫在一起 , 以及我們如何獨立地發展。默禱說明了這個道理。基督徒走在一起祈禱並不是新鮮的事。它永遠是不斷更新的。有人說,在耶穌死而復活之後 , 正是那在耶路撒冷小小的教會 ,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我們在今天的默禱小組也能看到這一點。在過去的數十年 , 宗教層面上的靈性轉化正開始了一場無聲的革命,就是在沉默中起革命。它已經不再是被與世隔絕的少數所推動,而是在俗世的普通男女帶領下 , 一直延伸至家庭當中。因此 , 這不是單純的學術發現。默禱在眾多人的生活中實踐 , 讓我們意識到 ,祈禱的默觀幅度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這是我們所有人的需要,不論是宗教性或非宗教性 , 無須任何權限。此乃聖神給所有人的特許恩寵。但像所有聖神之恩 , 我們必須先盡自己的本份。
默觀是一份禮物,像所有禮物一樣 , 它必須被接受。如果我們要在生活中有深度地及有意義地活出我們特殊的使命 , 那麼我們必須積極地接受這份恩賜 , 就是默觀的潛能 , 以謙遜的奉獻和日常生活中的忠誠看顧它。
基督教從中世紀到現代 , 一直經歷動盪的過渡期 , 這已不再是新聞。如果我們只聽從媒體和社會學家的分析,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它已到達終極衰退的階段。當然,它的結構和態度正在經歷一個死亡的過程,但在基督徒眼中 , 死亡總蘊藏著復活的可能。基督徒默禱小組正是其中一個從生的正面和充滿希望的跡象 , 一個無聲但富權威的標記 , 代表著聖神能戰勝混亂和分裂 , 為我們帶來蔪新的和諧和秩序。
默禱是一個普遍性的修練 , 它超越語言,圖像和思想 , 帶領我們以信德和當下填滿的空虛 , 神貧 ,我們稱之為天主的寂靜。使之基督宗教化就是意識到信德把我們直接進入耶穌自己的祈禱當中。
也就是說 , 它讓我們轉化性地發現衪的臨在 (「主在祢內」) 。當我們分享人類意識中的耶穌 , 同一時間我們也更真誠地彼此互相開放。我們可以創建及經驗人與人之間發展性的給合 , 我們稱之為團體。就如聖神結出的果實 – 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 , 能夠在我們的深層存有及在彼此之間認出耶穌的這份恩賜也是一樣。
(摘自 “A Pearl of Great Price” – 本篤會文之光神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