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不要為明天憂慮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2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0年10月8日
我們看到捨棄雜念在以往的傳統的重要性。其中一個重要的得著就是幫助我們活在當下。透過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單字」, 我們把思想放下, 那些思想經常把我們聯繫到過往或將來。嘗試留意自己的思想一陣子。它們不就是關於你對過往或將來的擔憂, 期望和恐懼嗎? 我們只是利用了當下一刻作為我們將來的踏腳石, 不然, 我們就是在當下以焦慮或懷愐的心情回想過去。我們沒有留任何空間給當下本身。但我們在聖經中聽到有關天主的重要本質是「單純的存有」(“pure being”). 當天主最初召叫梅瑟時, 衪說 :「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這就是人類歷史中的天主。但當梅瑟再一次詢問天主的名字時, 天主回答說:「我是自有者。」因此, 天主的「名字」, 衪的重要本質, 就是當下「單純的存有」。因此當下就是那「窄門」, 讓我們走進天主在我們內的臨在。
因此, 捨棄雜念是我們修練的重要一環。當耶穌告訴我們要拋開雜念, 我們也總是發出疑問。不過耶穌在瑪竇福音中再一次給我們清晰的指引。衪說 :「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我們所有的憂慮基本上也是關於求生。而耶穌也頗清楚地告訴我們生命不單是純粹求生。我們需要「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我們需要透過重複我們的短誦「Maranatha」, 其中一個最遠古的基督徒禱文, 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神聖的一點, 而不是鑽探在我們的思念中。這禱文就是我們的錨, 把我們札根在神聖的臨在。
這個祈禱的方式, 這個「捨棄自我」的方式, 需要信任, 信靠天主也為我們在那裡。耶穌了解我們的困難和壓力, 使我們未能相信天主照顧所有受造物, 飛鳥, 田間的百合花, 甚至野草。衪鼓勵我們要有信德, 我們也受到天主的眷顧, 我們也會被給予衣服和食糧, 因為「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我們只需要做的, 就是把我們的焦點集中在當下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 」我們每一刻只需要面對當下本身的挑戰。透過歸一及平靜心神, 也就是「持續祈禱」(“continual prayer”) 的直接結果, 我們便能做到。也就是不斷地重複我們的短誦, 不斷地把我們自己札根在神聖的臨在。我們也可以在聖經中找到同樣的建議 : 「不斷祈禱 ! 」(得前5:17) 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路18:1) 若翰.格世安也同樣提醒我們 : 「我告訴你們, 你們要不斷地在心中默想這章節。無論你在做任何工作或服務, 或在旅途中, 你們也不應停止。當你們在睡覺, 進食, 或應付任何日常的需要, 也要默想這章節。」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