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 為什麼我們開始默禱?

我們開始默禱的原動力,往往在於要面對一些不尋常事件的時刻。這些事件,令我們一貫對現實的觀念,產生動搖。這可能是我們遇上的危機境遇、或在生活上任何階段的重大事故。這時,我們向來活著似是安穩、不會改變的生活,經歷樸朔迷離、翻天覆地的動盪:就是當我們遭受別人或團體排斥、面對失敗、喪失自尊、失去珍惜的工作或健康突然轉壞的時刻。結果我們可能抗拒接受這些變化,而沉淪至消極、疑惑和絕望的狀態。或者,我們反而面對現實:就是真實的環境,並不是我們常以為的一成不變。這樣,我們可能振奮起來,迎接挑戰,並以不同的眼光來看看自己、我們習慣性的框架、意見及價值觀念。


有些時,是一些美麗精緻的時光,帶領我們明瞭更多超越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本篤會導師及哲人比特.格雷斯(Bede Griffiths)描述對純真真徹體(True Reality)的澈悟,怎樣不是源於某一個危機境遇,反而經由對大自然的靜觀所引發。在他的「黃金之線」(Golden String)一文中,他描述怎樣被鳥兒美妙歌聲、山楂樹叢盛放之美而牽引,看到夕陽,伴隨著「雲雀的歌聲的傾吐」,令他感受到自己醒覺還有另一個美麗、神秘的世界,尤其到了晚上,在很多情景下,他感覺到「一個深不可測奧秘的臨在」。


這些獨特時刻不盡是戲劇性的:我們對感性認知的醒覺因人而異,也因事而異,而其中差距甚大。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曾經經歷「靈性昇華」的時刻。當我們正聽音樂、詩歌或沉醉在藝術工作時,我們醒悟到,迥然不同的實體(Reality),令我們從「自我」的牢獄中逃跑出來,其他人可能從未有意識地醒悟到某一個富有啟發性的時刻,但卻在某程度上,經常領悟一個超然的實體的存在,並且不自覺地、逐漸與這個實體調和在一起。在默禱的開始階段,我們往往能觸動與類似真正的平安,甚至經歷縷縷冒升的喜悅。這種從自我沉溺、得到解放的時刻,正是上主超聖的恩賜。


在任何情況下,這一瞥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正是成長的原動力。要加深對這直覺實體(Intuited Reality)的瞭解的渴求愈是強烈,我們會在周遭看看,誰可以説明我們接近這個實體。往往就在這些時刻,我們會發覺某種形式的默禱。這是澄清、整合這經驗的工作的開始。讓我們得到昇華,達致靈性醒悟,朝向個人的真實性以及超越個人的「真理」。


事實上,我們的某一個啟發,或對另一個「實體」的瞥見,往往是我們走進更深邃祈禱之旅的開始。這也意味,任何一個在他內在「存有」(being)中,從未感受這渴想「更多」的人,我們沒有能力,能使他去作默禱。當我們受到感召,要開始一個默禱小組,所要做的祇是在我們的地區或教會,作出宣傳,邀請別人參與。但是至於他們是否採納默禱作為一項祈禱紀律,並不在我們手中,而在於上主超聖的恩賜內。我們不能「歸化」別人默禱,但我們可以予以歡迎,鼓勵別人作出嘗試,但是至於他們是否接納這個邀請,是他們自由的抉擇。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默禱小組在今天還有意義嗎 ?

在任何項目中,我們通常需要一個以不同才能的成員組成的團隊來支持我們 ; 因此,在我們的默禱善工上 , 我們也需要小組協助我們開始 , 並且幫助我們堅持下去。有如若望邁恩早已知道 , 默禱能創建團體 , 因為它揭示了我們是如何聯繫在一起 ,...

 
 
 
51. 基督徒默禱小組組長

以下是組長應具備的質素 : · 根據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教導 , 個人對默禱的承諾。 · 希望與其他人分享這份禮物。 · 對在普世推動這教導的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歸屬感。 組長的職責 : · 成為每週例會的穩定核心。出席或安排其他人帶領小組。安排實際的聚會時間及地點。準備聲...

 
 
 
50. 每週的小組聚會

若望邁恩的意願其實已經實現, 就是他的教導能夠多樣化地, 透過不同小組的定期聚會 , 與不同男女分享 , 包括在家庭 , 堂區, 及工作的地方。除此之外, 默禱小組的足跡甚至伸展到學校 , 醫院 , 療養院 , 癌病中心和監獄。在喬治城大學的商科學院 ,...

 
 
 

Comentarii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