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耶穌的神祕經驗 (一)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2月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上星期我們看到遠古時已有對神秘境界的認知。在我們這個世代, 大部份偉大的科學家也是這樣看世界 – 合一地及虔敬地。因此, 我們所稱之為基督宗教神祕傳統的根源, 在耶穌時期之前已有。這與聖言道成肉身在耶穌身上史無前例的走進時間與空間的神學理論貫徹始終。值得細味一下「聚焦永恆於當下」(“tempiternity”) 這個矛盾 - 雷蒙.潘尼卡神父 (Raimon Panikkar) 這個術語的意思是把時間和永恆整合在同一個單一意識中 – 因為這樣可以突顯出基督徒經驗的獨特性。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聖經及耶穌的話語可以用這麼多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同一個奧秘也告訴我們深入浸透在自己的傳統可以帶我們走進人類的共通點。 只要我們深入地留守在我們自己的信仰, 我們便可以在沒有界限的境界中與復活的耶穌相遇。世界從沒有比現在更加急切地須要對神秘主義的智慧, 使之超越世界的自我摧毀, 與及停止分裂和所有暴力的藉口。
基督徒神秘智慧的根源扎根於耶穌內室的最深深處。人心 – 一個普遍代表整全及內在的標記 – 眾所周知是多麼的難以分辨。如果耶穌不曾對我們說過「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若15:15), 我們從來不敢奢望可以理解耶穌的心。我們被稱之為朋友, 衪對我們從不隱瞞。這個超凡的啟示, 包括所有有關人類與那神聖關係的含意, 成了基督徒信仰的核心, 與及一切解釋十字聖架和復活的基礎。
相比其他的稱號,耶穌在新約被稱為「師傅」的次數較為多。我們向衪學習, 正如「門徒」 (disciple) 是從「學習」 (“discere”) 一字而來一樣。正如任何一個好的師傅, 耶穌透過擴闊我們的思想及「神靈知識」(“gnosis”) , 把衪自己所知的與我們分享。這就是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中所論及蒙召眾人成聖, 而且也因為如此, 強調對默觀傳統的復興。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教導方法, 就是提出問題, 而不是輸入資訊。
在眾多耶穌提出過的問題中, 也許最關鍵的, 就是「你們說我是誰?」(路9:18, 瑪16:15), 這顯示了耶穌跟天父的經驗, 也成為了我們的經驗。這是沒有強迫性的。你可以不加理會。但如果細心聆聽, 正如愛麗斯(Alice) 一樣, 我們便能通過深不見底的隧道走進那非比尋常的真實世界, 就是耶穌所說的天國。 基督宗教穩士一直都知道自我認識跟認識天主是不能分割的。聖奧思定曾經這樣祈禱 : 「讓我認識自己, 好能認識天主祢。」 耶穌以衪自己的自我認識謙遜地提出衪的問題。穩修的智慧就是謙遜。「因為我知道:我從那裏來,往那裏去。」(若8:14) 耶穌作為福音的師傅, 在我們心中的師傅, 好像希望我們也能對自己說出同一番說話。
(待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