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沉默的力量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1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默禱的精粹是靜止和沉默。沉默既是外在、也是內在。今天在我們的世界,很難找到外在的沉默。我們透過煤體,遭受瑣事及分心走意的轟炸。
艾力弗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著作「心理分析與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將上述的意念,有很好的表達:「我們接收各方面的通訊, 包括印制、收音機和電視機(今天我們會加上互聯綱)等等,而我們每日被餵食一些對於孩子的智商,有所冒犯的東西,要是他們沒有在其中哺育的話。我們被噪音團團包圍,已經習慣了,以致在沒有噪音的情況下,還感覺陌生和不熟悉,因而甚至感到有威脅性。我們需要找到勇氣,在我們的日子裡,創造外在〔沉默的口袋〕加在我們的默禱時段以上,在那裡,我們不與別人談話,不與人在實體上,或在電話上談話,在那裡,我們不聽收音機、電視或音樂等等。勇敢地關掉收音機,關掉手機,並潛入靜默!尤者在導向默禱的一小時、或半小時以前,要做到這一點。」
在祈禱/默禱前的準備,是重要的。假如剛剛在默禱前,我們一直在參與和別人談話──無論是激烈的,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或者是看電視、聽收音機等,那麼我們不能指望能坐下默禱,平靜心境。坐下之前,我們需要加插一段外在的靜寂。
在我的祈禱時段(默禱)之前,不管我們的靈魂在想些什麼,無可避免發生的是,我們的祈禱,正是記憶操作的結果,因此,在祈禱以前,我們必需準備自己,成為我們渴想成為的充滿祈禱精神的人。」(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
因此,默禱的第一步,是要積極地撤退;走進沉默,藉着放下外在噪聲,從任何意識上的所有看法中,予以撤退:「心靈不為外界事物分心,而不被通過感官返回自我。」(聖羅勒)(St. Basil)
坐着不動、專注於我們的短誦,我們讓自己意識到,居住在我們〔存有〕(being)內的核心的沉默,不僅是沒有噪音,不僅是沒有聲音,而是一個〔創造性的能量〕,能讓我們成為走出我們創造性的衝動的〔主動者〕,而不是對外界刺激的〔被動者〕。
內在的沉默,創造了我們在日常生活錯失了的醒覺:「沉默實際上是有關對於這一切顯得全神貫注,包括究竟我們是誰,我們在那裡,在我們以內、及以所發生的事情……這是有關和平地專注,並不是以自我意識的形態,衹是單純地專注、覺醒」。(文之光)(Laurence Freeman)
靜靜地坐着,也形成了穩定的基礎,站在堅固的地面上,精神上和心理上根深蒂固。這種紥根狀態,不僅在你的默禱時段以內持續,而且會成為心靈的一種態度。這將轉化你的生命,讓你恆常地由這在於你存有核心起源的沉默深邃的中心以內生活、行事;這就是我們與〔超聖〕(Divine)相遇之地。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