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心走意的問題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1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現在想針對一個我們所有人都遇上的特别的難題,這是有關分心走意的問題。當你開始默禱,雜念走進你的腦海,你應該怎麼辦?這傳統上給我們的勸勉是:不要理會你的分心走意、唸你的短誦、並且繼續唸短誦。不要浪費任何精力,試圖縐着眉頭,並說,「我不會想今晚晚餐要吃什麼」或者「今日要見誰人」或者「明天我要去哪見」,或者任何有關的雜念。不要試圖用任何能量,以消除分心。衹單是將它忽略,而要能忽略它的方式是唸你的短誦。(若望邁恩〔基督的時刻〕)(John Main: The Moment of Christ)。
我們所有人要在默禱中達致內在的寧靜的難題,便是我們的腦海充滿思想、圖像、情緒、見解、希望、遺憾、一個永無休止的分心走意的展示。阿維拉.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說過人的心靈就像是一艘船,其中叛變的船員將船長綁起來。船員輪流駕駛船隻.而當然這船隻兜圏子,被最終撞在巖石上。大德蘭說:「這就是我們的腦海,滿佈思想」將我們從每一個方向帶走。她也說:「分心走意和漂游的腦海是人類狀態的一部份,像吃飯,睡覺一樣,無法迴避。」
在印度的傳統以內,人類的腦海一直有着比較,像一棵大樹,有猴子從某一個分支、熱熱鬧鬧的走到另一個分支,高文之光神父(Fr. Lawrence Freeman) 評論這故事時說,有一個小徑,能在這森林中,引導喋喋不休的猴子穿過,而這就是我們每日誦唸短誦的默禱時段。
短誦是達致專注的支援,使我們能夠超越一切雜念、文字和想法,甚至神聖的想法。我們緩慢、隱定、充滿愛心去唸短誦,我門無法透過純粹的意志力迫使我們以這形式的祈禱,不要太用力。放下;衹是放鬆,沒有必要與分心走意抗衝或掙扎。衹需輕輕回復唸你的短誦。不幸地重複短誦不會立即帶來平安、和諧、消滅分心或寧靜,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正身在默禱朝聖之旅。對於我們持續地有着分心走應,不要氣餒。我們不要有完全消除所有思想的目標。若望邁恩不斷警告我們來默禱時,不要抱有任目標和期限,短誦將最終成為植根於我們的意識以內,就是透過每天早上及傍晚簡單地、忠貞地返回誦唸短誦。
默禱者經常觀察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唸短誦時,有關思維過程仍然在繼續。甚至還有這樣一個詞“雙重軌道”。再者,這裡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問題。當我們持之以恆,當我們繼續這朝聖之旅時,這短誦會變得加強,我們的思想會減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