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奉獻了一次贖罪的犧牲 (希 10)
當我們閱讀今天的福音中的受難始末記時,我們對這個故事做了一個鳥瞰式的觀察,在復活主日之前的三天裏,我們將集中地重述這個故事。在接下來的一周裏,我們將走到細節中,只要我們留意,每年都會發現使我們感到驚訝和高興的新的洞見。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犧牲的宗教語言是一個問題。當我們被告知我們需要做出犧牲,以保持靈性上能承受事情時,這為我們並不容易。我們尤其是很難明白為何天主要求犧牲。這似乎是鐵石心腸、殘酷和二元論。對於成長中的默觀者來說,就像我們作為默禱者,要放下思想和想像的工作,會形成一份很不一樣的對天主的感覺。當我們念短誦時,我們並不是對天主說話。我們不要求甚麽,也不等待回報。這簡化和凈化了我們對天主的理解,甚至到了天主似乎要消失的地步(正如奧秘主義者所知的)。
奇妙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天主會一種相當新的發展,這經驗亦與我們自己交織在一起,是以一種非空間的方式:我們和天主之間已沒有距離。
我們必須記住,祭獻的語言在當時的宗教思想中是很常見的,因為在古代,祭獻動物給諸神的字面意義,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部分,是處理焦慮的一種方式。了解了耶路撒冷聖殿祭獻的細節,我們可能會感到反感。將耶穌的苦難和死亡與割斷羊、雞、山羊和綿羊等的喉嚨 -- 每天超過25萬次 – 相提並論,似乎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事實上,當基督徒作者談到耶穌為自己所做的「犧牲」(「作為司祭和祭品」)時,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分水嶺,是人類宗教意識的轉捩點。在他之後,那種讓我們充滿恐懼的暴力祭獻已經過時了。「因為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喜歡人認識天主勝過全燔祭 -- 上主的斷語。」(歐 6:6)
犧牲的心態來自於業力的負擔,以及由內疚引起對懲罰的恐懼。大約與歐瑟亞先知同時,佛教徒香提達瓦(Shantideva)在公元前800年左右,關於菩薩生活方式的教導,與先知和耶穌所教導的相呼應:
如果許多人的痛苦因為一個人的痛苦而消失,那麽一個有同情心的人,應該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益處,讓自己承受這種痛苦。(譯自華萊士:106)
慈悲燒掉了業力,留下了一個發放愛的背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