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聖灰禮儀後星期五













耶穌第一個有記錄公開施行的「記號」,並非猶太會堂的講道、網誌,或衪備受讚譽的首部著作。它發生於加里肋亞的加納,一個衪與親友一起參加的婚宴上。衪的母親告訴他,用以招待賓客的酒經已喝光。衪把大量的水變成美酒,沒釀成煩亂。


那場合「實際」發生了甚麼事 — 以及它如何在宗徒口傳而後來形成新約傳統中成為記號 — 乃歷史迷團。但場景著實重要,特別對四旬期的第三天而言。佛教僧侶和其他宗教傳統皆禁喝酒,因酒乃人工興奮劑,遮蔽清淨心田。在聖經傳統中,聖詠以美酒喜樂地讚美天主,因它「舒暢心神」,就像膏油令面容光澤。聖本篤認為修士不應喝酒,但礙於他身處意大利,難以說服他們,故容許提倡節制。耶穌在人生的高峰選擇了以葡萄酒作為宗教儀式的一部分,以象徵衪的身體,確實是代表衪的身份並衪一切教誨的聖言。

在到訪加納的朝聖旅程中,我們安排已婚夫婦重發婚姻的盟誓。Liz和Albert King 兩夫婦締結了一個甲子的良緣,乃眾人之冠。我們身處聖堂,縱然除聖爵外別無他酒,也享受這吉光片羽。當日歡笑與見證不絕於耳,這乃基督徒對婚姻的崇敬的一部份,婚姻象徵基督與衪門徒的關係。

彌撒當日我們的笑臉,定必與耶穌參加的婚宴上眾人的神情和氛圍相互呼應。一個劣拙的婚禮將是一場噩夢。耶穌是以一名外貌莊嚴的屬靈朋友身份赴宴,因被迫出席而未能投入歡樂氣氛,並僅因他施行了首個奇蹟令婚宴順利完成而變得有價值嗎?抑或他身為賓客的朋友而樂在其中?

我們有否常觀照或想像耶穌以一種簡樸、人性化的方式大笑,不為象徵甚麼,而僅因衪發自內心感受?眾所週知,一個微笑能如何瞬間令人破愁,面露歡顏,並改變整個群體的氣氛。宗教哲學家Simone Weil說,耶穌的微笑現已延伸至加納婚宴那天以外,傳遍整個宇宙。她說衪的微笑乃世界之美。

我們對美及其不同形式的觀感可以轉瞬流逝。我們所見到的,是對現實本相的一瞥。我最近細察一位空中服務員。他當時正為一班客滿的航班服務,看似壓力很大。然而,每當有需要時他仍會報以微笑,即使接待乘客過後笑容瞬間消逝。微笑過於短暫總教人婉惜。真摯的微笑,當傳情達意過後,仍存留於眉宇之間。

加納婚宴距今良久,耶穌的微笑仍於每次靈修中光照我們,它依然充滿人性,而非一個空洞的記號。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