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二周星期四












我曾經遇到的一位無神論的知識分子對我說:「我希望是一名天主教徒,這樣便可以相信為有困境的人點燃蠟燭會帶來好處。」許多非信徒對信仰態度都是這樣的,他們希望自己沒有那麼聰明,不存幻想,好能透過相信一種幻想,會帶來虛假的安樂。


點燃蠟燭又如何?又或是聖體?或是任何一種祈禱,做了似乎可以減輕我們的焦慮或孤獨感,但對造成問題的原因,其實沒有任何影響的。就像買彩票一樣,我們知道不會贏,但總是要買。


「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着;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這些字句,特別是在遇險時,可能會致命地被誤解。只有當我們發現它們的含義不是什麼,才能理解它們的含義真正是什麼。找到這些字句的真相,徹底動搖我們對天主的觀念,更消除我們長期以來珍惜的、對於自己是天主兒女的不切想像。小孩子對事物總抱有很高的期望。例如,在黑暗的山谷中大喊大叫,可減輕痛苦、甚或獲得所經歷的好結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壕中的士兵,會整夜聽到他們受傷的同伴在無人之地,獨自喪命。起初,他們會向天主求救。而就在他們死之前,他們則只是在喊媽媽。


當事情變得難以忍受時,誠心地懇求天主改變事物可能會帶來安慰。但是,當禱告沒有得到垂允時,「退回寄件人」,情況繼續惡化,紓緩演變為困惑和絕望。神怎能如此殘酷,對他的兒女如此反應遲鈍?這樣,我們心中天主形像的版本開始死亡。


古代世界的神靈,倚賴人的虔誠和輕信;當人不再相信它們時,古舊神靈消失,取而代之是新的神靈。虛假的神總會死去,而新的又會誕生。難以發現及接納的是:那位接受我們以衷心期盼祈禱的神明,原來不存在,所以一直沉默。


然而,同樣可怕的、負面的沉默,可以變成永生天主的真正沉默。我們必須忍受它、坐在它內、學會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等待,因為希望將是對錯誤事情的希望。我們舊信仰的死寂空間,既沒有生命又空虛,我們不知道它會如何或何時才會懷孕。隨著新生和真實的天主在我們內成長,我們在生命的攪動中感到希望和喜悅。這就是四旬期的沙漠靈修,允許新的構想在我們持久的等待中形成,而沒有任何想像的希望。即使在苦難中,也要在困難中找到快樂。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