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二周星期二












耶穌所知道的猶太沙漠,也就是洗者若翰施洗所在的地方,距離耶路撒冷這座古老的現代城市並不遠。它位於海拔800米的高原上,處在死海和地中海這兩個在自然和特性上都有天壤之別的水體之間。以色列只是一小塊陸地,但在地理和其他方面卻很極端。


我們說服了嚮導和司機帶我們到沙漠去,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在那裡,我們遠眺群山,一派不尋常的輕微綠色映入眼簾,因為這是一個濕潤的冬天。但我們仍然可以感到太陽的烘烤很快就會讓它恢復乾旱和裸露。我們坐下來,俯瞰建在懸崖峭壁上的聖喬治修道院,就像斯凱利格·邁克爾島以及其他地處偏遠的修道院一樣。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在自我內心和造物中尋找天主時,常常會讓一些人走上如此奇怪甚至危險的極端呢?


可以肯定的是,尋找天主不是遊客要做的事,因此我們是朝聖者。這是一種內心的朝聖,其最終的需要不次於任何事。這是很划算的,因為我們得到了一切,即所謂的王國。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然節奏走——甚至可以休息——而不會因此受到懲罰。但這仍需要我們最終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視為神聖的不朽啟示,無論是通過一種將我們的存在融於宇宙的喜悅,還是通過一種用鐵釘穿過靈魂的痛苦。耶穌在聖地的生活引導著朝聖者,從加里肋亞的綠色群山——他在鳥語花香中講述自己的宇宙智慧(山中聖訓),到革則瑪尼出流血汗,再到哥耳哥達被虐待、折磨、處死。


來到田園詩般度假勝地的團隊遊客也可能會經歷心靈的暗夜,雖然旅行社的廣告說的是「海灘上的美妙假日,觸摸人類體驗的高度和深度。」我並不是說痛苦是令人嚮往的,而是說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並且總是有意義的。賓館裡的客人在沒有得到所要的東西時會抱怨。但生活更多的與其說是抱怨,還不如說是理解。


我們要想了解一段經歷的意義,需要把結果合在一起,統一起來。然後我們就會看到並感覺到我們自己的本性(個人和內在的自我意識)與外部自然(即世界本身)之間的和諧。


例外的是,學會如何在痛苦中等待而不是在沙漠中幻想,學會如何在寂靜的加里肋亞海的船上跳舞,則超越了這種和諧,而是成為一體了。多默福音(22)中說:「當你把內在與外在合而為一時……你就進入了王國。」


當我們所經歷的內心世界不能與周圍的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時,我們就會面臨生態危機。當它們合而為一時,我們就是和平與美麗,是天主臨在的標誌,把一切沐浴其中。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