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是否我們在默禱中從來不要停止誦唸短誦?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1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這是一個任何默禱者或小組組長都會被問及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通常當我們誦唸短誦,經歷一段時間後,我們都感覺那麽輕鬆,覺得似乎這短誦可能會中斷我們所經歷的平安與寧靜。
但是假如我們真的「放下」短誦,我們要麽失去這平安的意識,或者我們衹是從事「神聖的漂浮」(Holy Floating)、或者正如沙漠隱士的說法,屬於 「有毒的平安(pernicious peace)」,因為這樣我們並再沒有真正去作祈禱/默禱,及沒有機會,再能在我們 「存有」(being)的核心,能夠意識到天主的臨在。當我們背離、放開我們的祈禱詞,我們僅是享受放鬆的結果,並停留在我們 「存有」的表面上。是的,感覺放鬆,並且拋離我們每日的憂慮和壓力,感覺是美好的,但是,我們再不是真正的作默禱了。當你完成這樣的默禱時,你可能感覺輕鬆、但卻感到有點夢幻,沒有真正完全地身處 「那兒」,但是,當你已經適當地作默禱,你會感到有警覺性、專注、充滿活力。
或許真的在某些時刻,我們被聖神充盈,再不留意其他的任何事,包括短誦。但是,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那是天主純然的恩賜,是衪的恩寵。我們不能自覺地做到這一點。
若望.邁恩強調:
「每天早上及傍晚,你誦唸你的短誦,達二十年之久。然後,在某個早上或傍晚,你留意到自己沒有誦唸短誦。每當你察覺到不在唸短誦,你便要重新開始誦唸。這些 『不誦唸短誦』的時刻可能是一個瞬間,也許是三分鐘,也許是整個半小時。但是,假如你留意到在整個半小時以內,你都沒有在唸你的短誦,那麽,你可以肯定你沒有做默禱,而是在做其他的事!你要在腦袋記住一個真正重要的原則:你要持續唸你的短誦,直到不能再唸下去為止。每當你察覺到你不在唸短誦,你便要重新開始誦唸。古老的隱修傳統表達這方式便是:『那位知道自己正在祈禱的隱修士不是真的祈禱,那位不知道自己在祈禱的隱修士,正在祈禱。』你要盡你所能,無和地誦唸:ma-ra-na-tha,你要繼續誦唸。你要繼續在你全部的默禱時間,誦唸短誦。要是你曾放開短誦,返回到它吧。不要理會分心,祇是一直唸你的祈禱詞。」
(若望.邁恩一深度與意義的飢渴)
若望.邁恩還解釋,我們唸的短誦有一個漸進過程的變化。起初,我們在心靈以內,要一定的努力,去唸短誦,每當我們漂流離開,走進我們思想的世界,我們温柔地返回來;時日漸久,我們實際上不在腦海中誦唸,它的聲音自動浮現,而我們全神貫注地,予以傾聽。最後,它成為我們 「存有」(being)的一部份,而在我們心內的聲音自動浮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