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默禱簡介短講樣本 (主要觀眾為基督徒的聚會)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1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0年3月30日
以下是每週聚會短講的建議,可為一系列短講的內容。將您的簡介時限,最多不超過15分鐘。
突出若望.邁恩(John Main)作為靈修導師的重要性。他在四世紀修道人,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的文獻中,將默禱重新發現,就是不斷重複一句祈禱詞,以達致靜寂。邁恩在於復興這靈修傳統及祈禱的默觀元素方面,作出巨大的貢獻。通過4、5世紀基督徒沙漠隱修士,這祈禱之道蓬勃發展,默禱祇被公認為限於聖人及一些特別在靈修上有修維的隱修士或修女的祈禱之道,絕對不屬於普通人的靈修。但是若望.邁恩強調默禱主要是普羅大眾的祈禱:「默禱對我們的心神就像呼吸對於人的身體那般自然。」若望.邁恩離世後,文之光 (Laurence Freeman)一直領導「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
* 強調默禱的單純性;它不是一個複雜的技巧,我們不需掌握什麼艱深的理論,但是它確實需要操練-每日兩次的實踐將導致持續的祈禱。這屬於自我施加的操練-實踐默禱與否,是你自由的選擇。
* 引入短講的概念,它是個梵語詞(Sanskrit),但現於牛津英語詞典及日常生活中,均被應用。其含義是:「潔淨頭腦之物」。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稱之為「公式」(formula),而若望.邁恩將其翻譯,並名為「短誦」(mantra)。短誦使用的意義,就如同在佚名所著的書「朝聖者的旅途」(Way of the Pilgrim)所敘述的含義,就是所謂「耶穌禱文」(Jesus Prayer),是我們在心中重複的祈禱句,若望.邁恩推薦‘Maranatha’,屬亞拉美文(Aramiac)的重要祈禱句,也是耶穌時代的語言-早期基督徒將它解作:「主來罷,及『上主請來』,聖保祿在格林多前書16章使用;而聖若望以此祈禱句結束「默示錄」(Revelation)。根據現代學者的說法,早期基督徒來說,在基督徒受迫害的時代,這是一個密碼,,能夠説明他們進入袐室的聖祭慶祝典禮的場地。
* 解釋短誦的目的。透過將我們腦海中的雜念釋放,它使我們的思想簡化、達致統一。其後果是當我們將焦點放在天主上,達致有警覺性的靜止狀態。藉著將思想變為靜寂,我們「將自我放下」(路9:23),致能對天主更為專注,也在日常生活中,對別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將自己規限在「一句單一句子的貧乏」(格世安Cassian),我們成為「神貧」的人(瑪5:3)。「將您的心神置於天主的國及義德超乎其他一切事物。」(瑪6:33-34)解釋怎麼誦念短誦:溫柔地、不要評估、不要指望什麼東西、不要使它用成一支棍子一樣,去敲打你的思想;要以信德和愛德來誦念。
* 「除非短誦伴隨信德和愛德,否則它沒有真正的價值,及祇會成為機械式的誦念,而信任機械式短誦的誦念,是一個真正的危險。但是當它成為信德和愛德的表達,短誦便成為強而有力的工具,指導您的信德,將您開啟、導引往天主。」(伯特.格裡菲思) (Bede Griffith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