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什麼致使默禱成為基督徒的祈禱?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1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世上主要的大宗教中,都可找到某種形式的默禱操練。在所有的方式中,這都是關乎專注之道,是將頭腦集中在一個主要焦點之道,也是將頭腦一切表面思想清除之道,好使在我們的意識,祇有神聖的片語、形象或聲音在腦海的最上層浮現,並能帶領我們超越物質世界,走進「神聖現實」(Divine Reality),或我們給予的任何名稱的境界內。
然而,在我們現代世界裡,默禱經常用作純粹放鬆技巧。科研經已證實默禱促使身體上產生重要的生理作用-有著減慢呼吸、降低血壓和心率等的「放鬆反應」。這樣,壓力、焦慮甚至痛苦可被抵消。此外默禱的操練,令人減少多種成癮的渴求。這都是試圖減低壓力的負面做法。患有嚴重疾病如心臟病和癌症的病人,發現默禱可減少緊張,提高他們的整體健康,精神面貌,甚至似乎致使疾病終止或減緩進度。因此,我們完全理解很多人操練默禱,純粹為健康效益,以作為身心改變的鬆弛技巧。此外,將無休止的喋喋不休的頭腦停止下來,釋放壓力和緊張情緒,是很美好的。假如能使頭腦能夠有「完全在休息的時刻」(time out),防止種種關注、憂慮、渴想及恐懼一般性地困擾著我們,會使頭腦感覺安好,還能 腦海的能量,不致不停地打圈,不斷活動。
但是,若祇是如上述所說,我們會錯失良機,除了人體生理影響,默禱更有其他深遠效益,始終默禱在身心的影響是踏上「轉化」(transformation)、眼光清晰及完全醒覺的重要的一步。但是,作為一個認真的修練者來說,將身體放鬆,祇能視作重要的準備功夫,導致默禱的真正目的,是完全將頭腦轉變,暫時將我們「普通的意識」(ordinary consciousness)短暫地放下,從此進入「超聖」(Divine)的臨在。要做到這一點,默禱需要成為一個靈修上的操練,涉及孤獨和靜默,置身其中,我們放下所有感官上的經驗、圖像等,使整個人得到轉化。無可避免的,這樣會產生意識的轉化,因而導致整個人的轉化。我們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使我們從一個在表面生活的人,成為全然活著的人(fully alive human beings)。它使我們能體現我們圓滿的智慧,而這是所有主要宗教和智慧傳統所推崇的:「我來是為人得到生命,圓滿的生命。」(若望福音)
我們的默禱是基督徒的祈禱,由於我們的焦點在於基督。這就是我們用古老的基督徒所祈禱片語‘Maranatha’(主耶穌請來)作為短誦的緣故。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基督駐居在我們心內,在那裡,我們一起在靜默中與祂向天父的祈禱契合,以及與祂一起走進這「愛河」(stream of Love),就是聖神之內,也就是走進「超聖臨在」(Divine Presence)的途徑。我們的信德,使我們的默禱成為基督徒的祈禱。
摘錄自「基督徒默禱通訊」(1992年3月)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