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祈禱是什麼?

一個極為古老的定義這樣來形容祈禱:「心靈和智慧 (思維)提升到天主面前」。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心靈」?智慧即思考體—提出問題、計畫,包括幻想、憂慮等。心靈則是認知體,並產生愛。頭腦(思維) 是知識器官,心靈則是愛的器官。頭腦意識最終必會讓路,並向更為圓滿的認知之道敞開,即心靈的意識。愛是徹底的認知。


然而,我們大多的祈禱訓練均限制在智慧(思維)上。孩提時期,有人曾教我們口頭祈禱,為我們以及別人所需祈求天主。但這不過是祈禱奧秘的一半。另一半即為心靈的祈禱。在那裡,我們不去想像天主,或與他交談,或祈求什麼東西。我們只是在耶穌所賜予的聖神中,與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天主在一起。聖神就是愛,是聖父與聖子之間流動著的愛的聯繫。就是這位聖神,耶穌把他注入到了每一個人的心靈當中。因而,默禱就是在聖神內、把我們與耶穌的人性意識合而為一的心靈之禱。「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但聖神自己卻在我們內祈禱」(羅8:26)。

聖神在當今教會中,尤其自六十年代初期的梵蒂岡大公會議以來,一直在教導我們,要我們去恢復祈禱這另一個層面。這一屆大公會議在論述教會和禮儀兩個文獻中,皆強調了以下需要︰現今基督徒的靈性生活必須發展為「一種靜觀祈禱的方向」。無論我們的生活方式怎樣,所有人皆被召喚、走向耶穌生命經歷的完滿境界。


這意思是我們必須超越智慧 (思維上)祈禱的階段,譬如與天主交談,想像天主,為我們所需祈求天主。我們必須要到達另一個深度,就是走向深邃的靜默祈禱 ; 在那裡,耶穌的心神駐居我們心中,並於聖神內、與聖父合而為一。


靜觀祈禱並非隱修士和修女們的特權,或者某些特殊的奧秘。它只是我們受召應到達的一個祈禱深度。這種祈禱不是非凡的經驗,也不是我們意識狀態的改變。它是多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所謂的「單純享受真理」。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提到的「潔淨「認知之門」」的需要,使我們看清楚一切事物的本來面貌︰這個面貌就是「無限」。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活出的靜觀意識醒覺。 默禱把我們引入這個醒覺,也是任何尋求圓滿「存有」(being)的人整個祈禱奧秘的部份。


摘錄自文之光神父「基督徒默禱—每日實踐」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默禱小組在今天還有意義嗎 ?

在任何項目中,我們通常需要一個以不同才能的成員組成的團隊來支持我們 ; 因此,在我們的默禱善工上 , 我們也需要小組協助我們開始 , 並且幫助我們堅持下去。有如若望邁恩早已知道 , 默禱能創建團體 , 因為它揭示了我們是如何聯繫在一起 ,...

 
 
 
51. 基督徒默禱小組組長

以下是組長應具備的質素 : · 根據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教導 , 個人對默禱的承諾。 · 希望與其他人分享這份禮物。 · 對在普世推動這教導的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歸屬感。 組長的職責 : · 成為每週例會的穩定核心。出席或安排其他人帶領小組。安排實際的聚會時間及地點。準備聲...

 
 
 
50. 每週的小組聚會

若望邁恩的意願其實已經實現, 就是他的教導能夠多樣化地, 透過不同小組的定期聚會 , 與不同男女分享 , 包括在家庭 , 堂區, 及工作的地方。除此之外, 默禱小組的足跡甚至伸展到學校 , 醫院 , 療養院 , 癌病中心和監獄。在喬治城大學的商科學院 ,...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