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天主的看法
- WCCM Hong Kong
- 2020年8月22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我對天主的基本看法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天主?你喜歡天主嗎?你害怕天主嗎?你是因為必須來教堂祈禱還是害怕不這樣做不行?我們生活在我們的態度和信仰體系中。我們的情感源於我們的基本了解。因此,我們需要首先關注一下從幼童時代起就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的看法,它們甚至可能暗中影響著我們與此奇妙現實關連的方式,它使我們得以存在,並願意帶我們進入超越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限度的神聖之愛,光和生命。
我們人類狀況的一部分是我們進入世界時沒有任何的神聖經驗,而我們在沒有天主經驗的情況下逐漸在心理上發展。正是天主和我們對祂的意識覺悟是人類的健康所在。這不是我的聲明,而是來自聖十字若望。他說人類健康,真正的人類健康是對天主的意識經驗。但是,由於沒有這種意識經驗,我們必須在整個童年時代的人類發展之各個階段中開發對天主的看法。
有時,我們對天主的首要看法是保護者。然後,我們在教義中聽到天主,我們也許認為他是至高無上的,是我們必須服從的最高權威。再次,我們可能會經驗到天主是一位賞善罰惡者。之後,我們將天主視為判官,衪一直在幫助我們理解對與錯之間的區別。
所有這些看法都是正常的,並且在我們人類的發展中是可以被預期的。但是有時它們被誇大並導致對天主的扭曲感覺,或者對天主情感上的緊張,它們不僅是不適當的,而且是極其有害的。擺脫對天主的錯誤觀念或不恰當觀念,將對天主和你自己非常有利。我們的一些幼稚觀念應丟棄至垃圾簍裡。它們是對永生天主和耶穌所啟示之阿爸的侮辱,祂尋求與我們溝通。這確實是基督宗教的核心。藉著基督徒團體所接納和傳遞的對天主如阿爸和父親的經驗,不是任何一位父親,而是一位慈愛的父。
在耶穌時代,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觀念,因為那時天主的概念是軍隊的神。當時流行的觀念為祂是一位只能在聖殿中被敬拜的超然神。耶穌的許多比喻都談論到將神聖之所從聖殿中移出,或將神聖的時間和地點轉移至日常生活中,由於祂的神聖臨在屬性,祂每時每刻都是觸手可及的。
現在,我想看看一些對於天主真正的糟糕觀念或看法,它們比其它一切都更具侮辱性。也許你可以在此四旬期中藉著恩寵的幫助,於你的靈性之旅上將它們一勞永逸地擱置一旁。它們是三種對天主不恰當的觀念之結果,對於那些成長或接受過於刻板或嚴格的基督徒教育的孩子們來說是很普遍的,來自他們沒有使其觀念更成熟的父母們,有時甚至是來自那些本應該了解更多的教師們。
孩子們經常有的一種寵愛觀念或態度是將天主想像成一個時刻警惕的警察,不是親切地將你從欺凌中解救出來,而是注意你最小的錯誤,以便可以懲罰你或讓你放學後留下,或應用在特定環境中所施予的任何懲罰。或者,有時衪會成為一位暴君,要求立即的服從,否則……。所提出的誡命有時是在耶穌所啟示的阿爸上文下理之外所呈現出的。最後,這是最糟糕的一個:天主作為一位情緒激動的判官之概念,時刻準備著降下「有罪」的判決。這是嚴重神經病症的好開始。無論如何,天主不是這些概念的任何一種。它們屬於一種被誤導的童年,你可以為自己做的最偉大事情之一就是對它們嗤之以鼻。我之所以說得很嚴重,是因為它們在我們的情感系統中有著深厚的根。有時,情緒激動的思想處於潛意識中,在那裡它們秘密地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觀念。
讓我給你舉個例子。也許你們有些人聽說過已故的休謨樞機 (Cardinal Hume)。他來自非常嚴格的英國天主教會背景。因此,他親愛的母親是一位真正的「嚴格派」,她認為應該管教孩子為生活做好準備。只要人們對自己的處罰負責,不要將其歸咎於天主,這是可以的,這是一些父母喜歡的做法。無論如何,她總有一天會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看到餐具室裡的那罐餅乾嗎?那個是為那些我們以特殊方式慶祝的節日才吃的,我不希望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在兩餐之間或任何其他時間把手伸進那個瓶子裡。」 她的理據是:「……因為天主一直在看著你們」。
注意那裡的「警察」共鳴。現在,這個青年時期的年輕人巴西略休姆 (Basil Hume) 是個敏感的孩子,他對天主建立了極大的信任,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他沒有把手伸進罐子裡;我不知道其他孩子,他對天主的觀念現在改變了。這是一個他在對美國主教們的退省期間所講述的關於自己的故事。因此,這個小男孩現在不認為天主是一位剛開始時的那個值得信任和慈愛的父親,而是個危險的人物,可能會因一點小過失而懲罰他,例如在兩餐之間吃一塊餅乾。他現在仍這樣想像天主;歲月流逝。在她的預料之外,這個善良的女人延緩了他的靈性生命大約十或二十年。
他在這個故事的結尾與美國主教們分享:有一天,我有一個對天主的神秘經驗 – 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那是一種(我將這些術語互換)默觀經驗,換句話說就是對天主的一種臨在感。 「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如果我那時把手伸進那個餅乾罐裡,如果天主真的像警察一樣在看著我,他會說:『你為什麼不再拿一個?』現在,我屈服於基督徒的天主。我不認識另一個天主,也不想認識。但是,我們都以不同的程度遇到了另一位天主。在我們這一代以及之後的世代中,此教導是很普遍的教義,它強調了對天主的敬畏。
在聖經中,我們聽到對天主的敬畏,但它是一個專業術語。它並不意味著對天主的情感敬畏。在像我們這樣的心理學時代,我們將敬畏轉化為恐懼感。但是,在舊約聖經中的大多數情況下,敬畏其實意味著在面對天主為真理時的一種敬畏感或一種個人整合感,這是一種對天主的積極態度,而不是消極態度。
從童年初期到成年初期的人類發展之各個階段中,我們經歷了對天主的新觀念和態度,例如我剛才提到的:天主是保護者,扭曲的將天主視為警察;或者,正義的天主會使我們認為有人任命我們來審斷他人的不當行為(順便說一句,沒有人曾那樣做)。
因此,人們對天主存在這樣的一種觀念:祂是善行的報償者和惡行的懲罰者,他們提出這樣的觀點並非是出於對天主的愛或信任,而是出於安撫天主的願望並保證我們將來成功地通向天堂,或至少通向煉獄。但這並不是愛。
缺少了的在默觀祈禱中出現: 天主是無限慈悲的神。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堅信 - 即你靈性之旅的主要秩序-直到你認識到一點,你才能認識天主。
所有比喻的完整教導強調了天主不是單憑正義來統治這個世界,而主要是通過慈悲。你只需想一想市場僱工的比喻。請記住那些在炎熱天氣下整日工作並汗流浹背的人,所獲得的獎勵或薪水,你怎麼稱呼它都可以,與最後時辰被邀請的人是一樣的。比喻的設立是使聽眾同情那些辛勤工作而並沒有得到更多報酬的人。因此,你將怎樣與這樣的一位天主打交道呢,祂在他們抱怨時說:「我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嗎?」天主喜歡的是顯示慈悲。因此,你不能指望自己努力的回報,你也不能使自己與他人比較,因為天主將美好生命賜給所有請求祂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被選的靈魂,因為每個人都是被選的。天主是父親;他完全站在我們這邊。
適合基督徒天主的基本態度是不可戰勝和無限的信任。正如最近的教會聖師里昂的聖德肋撒(St Therese of Lisieux) 所說的(這意味著教會已經對她的教導蓋上了認可的印章):你永遠不會對此至善而仁慈的天主擁有過大的信心。她在別處說:「如果我憑良心犯下所有可想像的罪行,我將不會失去信心,但是我的心因悲傷而破碎,我會毫不猶豫地投身於天主的懷抱,,我知道我會受到祂完全地接納。」
默禱講座系列2007年D十至十二月 - 人類狀況的治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