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8. 皈依

「皈依」“Metanoia”是一个与“眼泪的礼物”和“悔改”互相联系的状态,而这状态也可以孕育出圣德。它的起源来自两个希腊词‘meta’ 和‘nous’. 字首的 ‘meta’, 意思是超越, 也意味着改变。至于 ‘nous’ 是指「智力」, 不是理性思考的智力, 而是直觉的智力。就是我们直观地知道某些事情的真理的方法。 14世纪的德国神秘主义者埃克哈特大师 (Meister Eckhart) 描述这种直觉为以「心眼」 (the eye of the heart) 看事情﹐正如很多在初期教会的教父一样。他谈到「纯粹的灵性知识﹐在那刻﹐全神贯注的灵魂离开了从肉身。在那里﹐在没有声音下﹐我们听见﹐在没有任何事物下﹐我们看到......」


这是一种超越我们惯性的方式来理解事情的方法﹐是把我们的意识转化﹐超越更深层次的现实﹐甚至与那「最终的现实」(Ultimate Reality) 相遇﹐是一种「得见天主」的方法。 (埃克哈特大师Meister Eckhart) 早期的基督徒,特别是2世纪的克莱门特(Clement)和欧里根﹐把柏拉图的「智力」'nous' 概念与创世记中的「天主的肖像」画上等号。事实上,他们是从我们跟天主的接触点这个角度来看﹐天主的肖像就像灵魂最高层次的部分﹐我们人性的重要质素﹐是我们祈祷的器官。所有初期教会的教父也同意这「肖像」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并没有任何例外。加上希腊理论认为「只有相似的才能认识」﹐基督教派思想家包括多瑪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和埃克哈特(Meister Eckhart)也支持这个讲法。这暗示我们是可以直觉地认识天主﹐因为我们在本质上已经相似衪﹐我们基本上已跟那神圣的那位有着一些共通点。埃克哈特大师称之为 「火花」﹐「城堡」或者是我们存有的「根基」。尝试接触那「智力」‘nous’ 因此让我们发现我们真正是谁﹐就是天主的子女。 「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的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


但要意识到这种本质上的「肖似」﹐我们需要净化我们自我中心的混乱情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现实。玛利亚玛达肋纳清楚地表明了这是什么意思。 (若20:10-19) 耶稣被钉十字架后,她发现了空坟。她心烦意乱,缠绕在自己的痛苦口和悲伤之间。即使当耶稣出现时,她被自己的伤痛所掩盖,令她看不见眼前的事物。她认不出耶稣﹐以为衪是园丁。当耶稣称呼她的名字时﹐她突破了以自己的情绪和须要作焦点的视野﹐并且看到真正现实的耶稣。


「皈依」“Metanoia”一诂也被沙漠教父教母用作鞠躬﹐俯伏在地的意思。这也清楚解释了引领到充满恩宠的「皈依」“Metanoia”应有的态度, 就是谦卑和悔改﹐以及开放的心。 「皈依」“Metanoia”, 发现你自己真正是谁和天主/基督是谁﹐正是无尽喜乐的根源。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