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为什么我们开始默祷?
- WCCM Hong Kong
- Jan 4, 2010
- 2 min read
我们开始默祷的原动力,往往在于要面对一些不寻常事件的时刻。这些事件,令我们一贯对现实的观念,产生动摇。这可能是我们遇上的危机境遇、或在生活上任何阶段的重大事故。这时,我们向来活着似是安稳、不会改变的生活,经历朴朔迷离、翻天覆地的动荡:就是当我们遭受别人或团体排斥、面对失败、丧失自尊、失去珍惜的工作或健康突然转坏的时刻。结果我们可能抗拒接受这些变化,而沉沦至消极、疑惑和绝望的状态。或者,我们反而面对现实:就是真实的环境,并不是我们常以为的一成不变。这样,我们可能振奋起来,迎接挑战,并以不同的眼光来看看自己、我们习惯性的框架、意见及价值观念。
有些时,是一些美丽精致的时光,带领我们明了更多超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本笃会导师及哲人比特.格雷斯(Bede Griffiths)描述对纯真真彻体(True Reality)的澈悟,怎样不是源于某一个危机境遇,反而经由对大自然的静观所引发。在他的「黄金之线」(Golden String)一文中,他描述怎样被鸟儿美妙歌声、山楂树丛盛放之美而牵引,看到夕阳,伴随着「云雀的歌声的倾吐」,令他感受到自己醒觉还有另一个美丽、神秘的世界,尤其到了晚上,在很多情景下,他感觉到「一个深不可测奥秘的临在」。
这些独特时刻不尽是戏剧性的:我们对感性认知的醒觉因人而异,也因事而异,而其中差距甚大。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曾经经历「灵性升华」的时刻。当我们正听音乐、诗歌或沉醉在艺术工作时,我们醒悟到,迥然不同的实体(Reality),令我们从「自我」的牢狱中逃跑出来,其他人可能从未有意识地醒悟到某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时刻,但却在某程度上,经常领悟一个超然的实体的存在,并且不自觉地、逐渐与这个实体调和在一起。在默祷的开始阶段,我们往往能触动与类似真正的平安,甚至经历缕缕冒升的喜悦。这种从自我沉溺、得到解放的时刻,正是上主超圣的恩赐。
在任何情况下,这一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正是成长的原动力。要加深对这直觉实体(Intuited Reality)的了解的渴求愈是强烈,我们会在周遭看看,谁可以说明我们接近这个实体。往往就在这些时刻,我们会发觉某种形式的默祷。这是澄清、整合这经验的工作的开始。让我们得到升华,达致灵性醒悟,朝向个人的真实性以及超越个人的「真理」。
事实上,我们的某一个启发,或对另一个「实体」的瞥见,往往是我们走进更深邃祈祷之旅的开始。这也意味,任何一个在他内在「存有」(being)中,从未感受这渴想「更多」的人,我们没有能力,能使他去作默祷。当我们受到感召,要开始一个默祷小组,所要做的只是在我们的地区或教会,作出宣传,邀请别人参与。但是至于他们是否采纳默祷作为一项祈祷纪律,并不在我们手中,而在于上主超圣的恩赐内。我们不能「归化」别人默祷,但我们可以予以欢迎,鼓励别人作出尝试,但是至于他们是否接纳这个邀请,是他们自由的抉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