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3. 基督宗教神秘主义的根源 – 简介 (二)

难以言喻的神秘经验所结出的果实一般也是默观性的。虽然经验到天主是一种与死亡分离及像婚姻般共融的体验,生命获得改变,并非终结。相对之下,默观这名称比神秘主义较易令人理解,因为默观不单只包含某一单一的经验,也涵盖一种享受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喜乐是理解及活出这方式的关键。圣多瑪斯‧阿奎那把默观形容为单纯享受真理。默观生命是福音的召叫,而任何宗教也可以透过直接经验神达到这个目的。


宗教定期以不同的形式更新 – 包括在架构,标记,学说,礼仪等方面。基督宗教正在经历彻底的改革,尝试与现代文化与时并进,而现代文化的主要特性,就是不断地改变。在传统的社会,那些以农业的时节循环作基础的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地重复着,这跟某些宗教配合庆祝收成及播种时祈祷的制度,确实很适合。对大部份现代人来说(当然不是所有现在活着的人在这范畴上也是有这现代的意识),这些宗教信仰也有着其代表性的价值,但不能将他们日常的经验,与这伟大的奥秘互相连接,或对神秘经验作出联想,或帮助他们过默观的生活。不出为奇,大部份城市人不会觉得这些 「传统」 及 「制度化」 的宗教有什么意义。宗教领袖多趋向把这些现象归咎于人类固有的罪孽及世界的邪恶。但是,什么是其根源、什么是其征状?


有些天主教领袖认为问题在于弥撒中已从额我略圣咏演变到采用民摇结他,礼仪中的「神秘」质素因此而消失了。就像政客把罪恶数字归咎于家庭价值的腐败一样。但愿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事实上,大部份教会的仪式气氛像是葬礼多于婚礼,但正如把家庭价值立法般,就是这样简单便可解决问题了吗?


最近我到过一个堂区参与主日礼仪,我被那优雅的气氛及教友的动力深深打动,和获得滋润,堂区教友对于真正的掌权者的托付和信赖,使他们全情投入。当这一切的活动进行期间,我跟那儿的神父坐在他的房间里。他当时很轻松,心情愉快,还在幽默地自嘲。面对我的赞赏,他说他只是维系和谐的堂区生活中一个静止点。我俩也很清楚那静止点在他内,但那静止点并不是他。那圣咏章节 「你们要停手!应承认我是天主。」(“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 一直在他的脑海中。


今天的宗教环境既复杂 又不稳定。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神秘传统及如何可以活出一个更简单的默观生命,更加有兴趣。三年前在伦敦的基督徒默祷中心开办了为期一年,每星期上课一次有关「基督宗教神秘主义的根源」的课程,这个课程现在每年也继续开办,甚至扩展到其他国家。这个课程满足了人们对另类灵性知识的渴求。人们对道德论、警告、威胁、甚至老生常谈的论说已经听得太多了。佛家在西方重新论及没有教条的经验。它吸引的地方在于没有建基于「信德」之上。这虽然不是完全正确,但无可否认有其揭示性。相反,基督宗教把教条紧紧的坚守着,坚信「信者得救」,甚至明确地区分「信德」与「信念」。但就算圣多瑪斯‧阿奎那在他得到启示之前,已经说我们是敬拜天主而不是敬拜教条。


我们相信有关基督宗教神秘主义传统的知识,能够帮助现今的基督徒更加喜乐地渡过他们的危机,引领他们活出一个更有默观性的生命。凭着这个信念,我们在《国际学府的书信》 (Lett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开始了 「根源课程」 (“Roots Course”)。每星期我们会教授一些简介给一名或一班灵修导师,提议一些章节让他们作深入的探究。为了依据基督宗教神秘主义传统,我们先从 「导师」 (耶稣自己)开始入手。


- 文之光神父

Comentário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