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旅程的阶段(一)
- WCCM Hong Kong
- Jan 28, 2010
- 2 min read
「默祷是从幻像世界突破成纯净光明的现实的一种方式。」(若望.迈恩)
若望.迈恩在这说明所指的幻像的世界,是由我们的思想建立的世界。我们中有许多人,将自己是谁,等同我们自己的想像。你以为你是谁?有关我们对自己的形像,对他人的形像,和对这世界的形像,都是由思想编造出来的:来自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及往往我们将其他人的思想,……不假思索地当作自己的思想。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毫无疑问的接受那些在我们生活有显著影响的人的观点:这些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我们的大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朋友、我们生活的社会、以及在其中接受的宗教和文化。我们根据别人接受的观点,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观点,试图去适应、获得接受、喜爱及推崇。换句话说,我们被求存的需要所驱动,去采纳别人的意见、别人期望的角色和态度。当我们经常这样做,我们忘记了我们究竟是谁,成为以上所述的调节方面,被其禁锢。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中有些人有自信去挑战、并检视这些思想和观点。我们觉得有催迫,在所有的调节(condits)方面、面具、角色和功能以下,去找出我们究竟是谁。然而,以若望.迈恩所说的“突跛”,是不容易的。
当我们们开始默祷时,我们被思想所支配的事实,显然易见。我们意识到若望.迈恩所叙述的「一片混乱、脑袋陷于蹂躝的喧嚣,暴露于这么多的琐事,造成分心。」而文之光(Lawrence Freeman)则认为「是分心猴子心目中的水平。」
然而,我们发现难以放下我们的思想,因为自成长以来,我们从所接受的教养,相信思想是人从事的最高境界的活动。十七世纪的迪卡尔(Descartes)曾说:「我思故我在。」,并在此过程中,将人的存在与其思维,连接一起。 TS艾略特(TS Eliot)在他的〔四重奏〕(Four Quartets)阐述了这一点,有四个人乘搭地下火车,在一个隧道里受困,不能前进,感觉他们面对着〔没有思想的日益增长的恐惧〕。没有思想就像对我们的生存,构成威胁。难怪当人们面对像默祷等的学科,都感到害怕,因为这类纪律鼓励人放下思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