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7. 怜悯

若望格世安 (John Cassian)的作品,以四世纪基督教派沙漠教父教母的教导作根基,也成为了基督徒默祷的基础。我们的始祖若望格世安,在他的作品 “The Conferences” 中,特别是第九和第十章,为我们重新发掘了这种祈祷方式。


沙漠教父教母的一切灵性修练中,最大的美德莫过于怜悯;唯有增进对他人的爱,才是灵性成长的最有效标记。当若望迈恩被问到我们应如何准备默祷,他的回答是「以许多的善行」。最终,我们所著重的,不是怎样默祷,而是怎样去爱。


沙漠旷野的生活方式最终可以把人转化,转化成爱的火焰︰「教父洛特往见教父若瑟,跟他​​说︰「我留在我细小的房间,作少许斋戒,祈祷﹐默想,生活在平安之中,尽可能洁净自己的思想。我还可以做什么呢? 」于是,老年人站起身,伸手向着天,他的手指像成了十盏火焰的灯,然后对他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成为一切火焰。」天主,神圣的能量,就是爱。默祷引领我们经验这份在我们存有之内深厚的爱,我们也将被此转化。


一切教父教母的言行,也是出于他们对仍被「魔鬼」所困扰的人一份怜悯之心– 「一位弟兄问教父Sisoes︰『教父,我跌倒了,我应该做什么呢?』老年人回答︰『再次站起来。』弟兄说︰『我站起来,又再次跌倒。』老年人续说︰『一次又一次再站起来吧!』弟兄说︰『直到何时?』老年人回答说︰『直到你被美德或罪恶所占据唯止。」


他们另一个怜悯的标记,就是拒绝判断别人。我们习惯判断自己,其实很明显是欠缺怜悯之心。唯有接受自己,包括所有缺点,我们才能真正接受及爱他人。


因此,怜悯之心是他们及我们修练的真正基础﹐也是果实。人们甚至认为﹐它比祈祷还要重要︰「当我们祈祷时,有机会有一些弟兄来找我们。我们便需要选择,是否中断我们的祈祷,还是拒绝接见我们的弟兄而令他们失望?但爱比祈祷更伟大。祈祷是很多美德的其中一种,但爱包括了所有。」(约翰·克利马科斯John Climacus)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