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旬期反思 - 圣灰礼仪后星期五
- WCCM Hong Kong
- Feb 27, 2020
- 2 min read

耶稣第一个有记录公开施行的「记号」,并非犹太会堂的讲道、网志,或衪备受赞誉的首部著作。它发生于加里肋亚的加纳,一个衪与亲友一起参加的婚宴上。衪的母亲告诉他,用以招待宾客的酒经已喝光。衪把大量的水变成美酒,没酿成烦乱。
那场合「实际」发生了什么事 — 以及它如何在宗徒口传而后来形成新约传统中成为记号 — 乃历史迷团。但场景着实重要,特别对四旬期的第三天而言。佛教僧侣和其他宗教传统皆禁喝酒,因酒乃人工兴奋剂,遮蔽清净心田。在圣经传统中,圣咏以美酒喜乐地赞美天主,因它「舒畅心神」,就像膏油令面容光泽。圣本笃认为修士不应喝酒,但碍于他身处意大利,难以说服他们,故容许提倡节制。耶稣在人生的高峰选择了以葡萄酒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以象征衪的身体,确实是代表衪的身份并衪一切教诲的圣言。
在到访加纳的朝圣旅程中,我们安排已婚夫妇重发婚姻的盟誓。 Liz和Albert King 两夫妇缔结了一个甲子的良缘,乃众人之冠。我们身处圣堂,纵然除圣爵外别无他酒,也享受这吉光片羽。当日欢笑与见证不绝于耳,这乃基督徒对婚姻的崇敬的一部份,婚姻象征基督与衪门徒的关系。
弥撒当日我们的笑脸,定必与耶稣参加的婚宴上众人的神情和氛围相互呼应。一个劣拙的婚礼将是一场噩梦。耶稣是以一名外貌庄严的属灵朋友身份赴宴,因被迫出席而未能投入欢乐气氛,并仅因他施行了首个奇迹令婚宴顺利完成而变得有价值吗?抑或他身为宾客的朋友而乐在其中?
我们有否常观照或想像耶稣以一种简朴、人性化的方式大笑,不为象征什么,而仅因衪发自内心感受?众所周知,一个微笑能如何瞬间令人破愁,面露欢颜,并改变整个群体的气氛。宗教哲学家Simone Weil说,耶稣的微笑现已延伸至加纳婚宴那天以外,传遍整个宇宙。她说衪的微笑乃世界之美。
我们对美及其不同形式的观感可以转瞬流逝。我们所见到的,是对现实本相的一瞥。我最近细察一位空中服务员。他当时正为一班客满的航班服务,看似压力很大。然而,每当有需要时他仍会报以微笑,即使接待乘客过后笑容瞬间消逝。微笑过于短暂总教人婉惜。真挚的微笑,当传情达意过后,仍存留于眉宇之间。
加纳婚宴距今良久,耶稣的微笑仍于每次灵修中光照我们,它依然充满人性,而非一个空洞的记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