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圣周星期五










我们怎么死去,十分重要。而我们怎样死去,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过程。我们如何面对这无法改变的事实,取决于我们怎样活出一生。我们怎样活出一生,取决于我们学懂了多少爱。

在许多智慧传统中,死亡与危难紧扣 — krisis一字意味审判。要像报税般来一次计算,没有人把它看成乐事,但它并没有如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你的人生事务烦多,所花时间便越长。然而,与报税不同,你不能付钱委托他人代劳。临终时,我们皆要独自上路,倘我们生前还未曾学懂独处,便得在这人生最后危机当中好好学习。

埃及人认为,最后审判是人心与真理之羽的权衡。如往生者的心过于沉重,不够纯净,真理女神会将之吞噬,而这不幸的亡灵会在进入永生的途中被拿下,困在地狱边陲或阴间。

因此,人们对不明的来世恐惧,常祈求善终。这意味平安地让生命流逝,放下个人的依恋和所爱的人。即或剧痛,也保持尊严而镇静,不拼命挣扎,夸张地抱怨浪漫诗人Dylan Thomas所说我们别温顺地走进的「黑夜」。反之,他认为我们应「对生命之光的消逝怒吼」。然而,除亲历善终的人外,这说法听起有点少不更事。

疫症肆虐,已导致多人死亡,并将在疫情退却前再夺去更多人的性命,我们身处其中,如何渡过耶稣受难日呢?如果我们一直遵循四旬期 — 以及2020年这特别的四旬期 — 我们应该更愿意面对死亡,以及我们最深层的恐惧。面对恐惧,足以摧毁它们。只有当我们逃避时,死亡才变得可怕,并破坏我们的人生和爱的能力。

即使无辜枉死,像儿童、种族灭绝或社会不公的受害人(正如我们在2019冠状病毒病受害人数中所见的),或最令人不安的死亡,也教我们了解人生。 《卡塔奥义书》(Katha Upanishad)中的虚构死神阎摩(Yama)乃人生导师。历史中的耶稣也是如此,衪是百分百的真人,不仅限于衪的讲道,衪依自己所传授的活出一生并死亡,实际上衪的一生与死亡成为了衪的教导。若我们虽死犹生,那我们的死对那些在世的人来说是一份礼物,是一种活生生的教导。纵使在悲伤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善终的恩典,以及它像母胎中出生般的悦乐。耶稣向我们表明,死亡皆可救赎。

衪没有对生命之光的消逝而怒吼。衪看到了曙光。在衪弥留期间,我们几乎听不到衪的低吟,是衪的遗言启迪了我们:我渴。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完成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