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四主日













「为什么四旬期的今天,天主教神父要穿着玫瑰红色的祭衣?」相信这个问题不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但是,它提供了我们人类家庭所遭受的焦虑,内忧外患的背后的一瞥。今天是「Gaudete(欢喜)主日」,传统喜乐的礼仪仪颜色是玫瑰红。


有什么好高兴的?没有那么多,但是喜乐却不同。高兴(有的话就要珍惜)取决于外在环境或关系形式。当高兴持续时,我们很容易感激,以为高兴的时光是永久的。毕竟,什么是永久的?但是,喜乐却不取决于外在环境和传递形式。喜乐源于自身之所是,绵延不断,是纯净的泉源。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泉源,除了我们自己黑暗的倾向,要把喜乐的泉水来装瓶,甚是要拥有及污染泉水,正是在这纯粹的无辜现实上,强加我们自己捏造的幻想和贪婪。


从失去幸福过渡到纯粹的喜乐,在始初是很痛苦的。


几十年来,我们已经意识到,空前的物质幸福,以为是富裕,其实是以不合理和不可持续的代价带来的。我们的个人人性,文明和社会正义,理智和我们的全球家本身,正受到污染和滥用。但是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发出警报的人,被视为诈骗或哗众取宠。专门呻吟的、或嗟叹的,也成了一个阶层,甚至一个行业。政客曾几何时是掌权的;但我们看到政治越来越成为弄权的掩盖。任何形式的文明都必需有对政治和法律的信任和尊重,可是这都直线下降。我们看到了选举产生的混乱和野蛮的政权。


生活的喜乐被逐渐淡化,并被日益严重的不公平和超现实的自私所笼罩:今天,1%的人算是最富有的,拥有世界一半的财富;即使到了现在,正值保持社交距离、隔离检疫时候,仍是最脆弱的人遭受最严重的打击。那最富有的人中,有些人慷慨大方;但即使是最坏的人,也逐渐意识到这太虚幻了,难以继续。愤怒的累积可能对他们不利,就像在民粹主义的被动侵略中一样。但是妖魔化富人,也是不公平和不现实的。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稣治愈了一个天生瞎子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谁应该为这不幸负责,但耶稣拒绝判断。他说疗愈本身就是意义,疗愈揭示了生命的神圣丰满、存在的快乐,克服了人类的局限和障碍。耶稣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并告诉他去史罗亚水池中,用那泉水洗净。后来那个人说:「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经是个瞎子,现在我却看见了。」


1772年,以前专责贩卖奴隶的约翰.牛顿(John Newton),撰写诗歌《奇异恩典》中亦引用相同的圣经字词「瞎眼今得看见」。此诗歌还说:「此恩领我平安渡过,他日归回天府」。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