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三周星期四
- WCCM Hong Kong
- Mar 18, 2020
- 2 min read

我希望将这篇反思文章呈献给我们身处意大利的团体,因他们有六千万同胞鉴于新冠肺炎疫情而被禁足。我们全球所有团体都希望你们知道,在这艰难时刻我们记挂你们。我们不仅想念你们,还在默想和祈祷当中,内心借友爱与你们紧扣一起。
请向我们倾诉你们的感受以及你们和家人的近况 — 我们乐见你们在我们的网站或博客上留言。我将与我们各地的联络员交谈,看看他们是否希望与更广泛的团体建立这种联系。倘要我想像你们的情况,我会联想到两个比喻。首先是荷里活的灾难电影。许多有关疫症全球大流行的媒体报导助长这种看法,而事实上空无一人的街巷,交通停驶亦令人易生联想。
但我联想到的另一个比喻,是一项起始有时、终结有时的退省活动。明显的区别是,退省是我们有自由选择以何等方式和地点打发我们的闲暇。当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从被关押了八年的古拉格(Gulag)劳教所获释时,他说他回头一看并哭了。他的泪水,混杂了获释的寛慰,以及对营内生活让他看清自己和人心的感恩。他营内的经历和际遇,启发了他未来的著作。
有时,当我们被强迫接受一些事情,并因一股冷酷无情的外在力量而顿觉身陷囹圄,我们可能会因而怒火中烧或患上抑郁。但有时,仅为偶尔我们得够幸运,我们从被强迫的经历中得着释放,对现实有一个崭新、令人惊讶的看法。我们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得着一种我们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一直隐藏着的恩典。
就如默观一样,有时候我们像置身于沙漠之中,因焦虑或欠缺而变得枯燥,久久未能集中。一股空虚的荒凉感自四面八方把我们弄得筋疲力竭。我们认为,应做些有用的事,或自我沉溺。孤寂并非一个开放空间,于此我们仍心系整个群体;而是孤独、束缚,被丢弃或被遗忘的感觉。折腾的幽灵困扰着我们的灵魂。
然后,发自内心深处,一道来源不明、且无形的光芒触及并恢复我们枯萎的灵魂,令它重现生命和希望。我不是说所有冀望皆已成真,实际上或许它们一个也没有实现,我们仍忍受着痛苦或失落。然而,一种悦乐呈现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道路,通往存在之源 — 我们的存在。
我冀望所有因外力而动弹不得的意大利朋友得以某种方式,至少可以偶尔获得这种源自内在释放的平安。我们祝愿封城和隔离早日完结。我们如此希望,乃因你们的缘故,亦因为我们其他所有人皆需要美好的事物 — 你们的气质和你们的国家 —我们因着它们所以爱你们。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