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二
- WCCM Hong Kong
- Mar 16, 2020
- 2 min read
Updated: Mar 17, 2020

对四旬期的一个错误看法是,四旬期(或任何一般的苦修(ascesis))就会联想到做人要严肃一下(至少要假装)到悲惨的境地。不过,耶稣说当你修链自制的纪律时,不要公开,不要使人看到自己的艰苦或虔诚,反而要竭尽全力使自己轻松愉快。
我们内心深处,内置有一种内在的罪疚动力。另一个令人不安的因素是,人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就是任何快乐的时刻都有限额,有如通话计划,要做艰辛或困难的事情作为代价来增值。或是认为:要幸福就要付出;幸福不是自然;当世界被全球性病毒所破坏,或者有一百万难民在叙利亚流离失所,或一个朋友正在受苦时,我们就没有快乐的权利。
到底什么是幸福快乐?对于宗教人士而言,这会变成有关对神明的想法:他只会按他的条件让你快乐,比如只有当你以他认可的方式敬拜他时,你才可以快乐。基于一种复杂业力观念的神,一切都是报酬或是报应,那么他只沦为一个赏善罚恶的低级神明而已。宗教的训练和文化概念,往往只会强化这些观念;而这些观念却是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形成,因为我们看到成年人是如何对待我们:好孩子就有礼物,坏孩子则只可回房间睡觉。
默祷具有惊人的力量,可以打破各种自我强化的观念和强迫性的循环思维。这也会直接适用于我们对神的所有想法和图像,而往往这些想法和图像都不仅是知识的,也是强烈情感的。如果你相信神会因你的过错而惩罚你,你在所做的每件事和所有关系中,都会在情感上受影响。然后,随着对神观念的改变,我们对现实的基本看法、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化。
在此变化过程的第一阶段,宗教人士通常会感到不安。他们感到天主正在消失;或者默祷并不是真正的祈祷;又或者他们最终可能会成为无神论者。有人曾经告诉我,他忠心地默祷,但不相信这确实是教会或是天主认可的一种祈祷形式。因此,开始每个默祷时他会这样祈祷说:「亲爱的天主,虽然我现在要开始默祷,但请相信,我真的不是拜佛的。’
随着关于天主的旧观念逐渐消逝,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可以取代它们。然而,时间和信德帮助我们意识到,不执着才是神贫【精神贫穷】,「空」是图满的空间,而失去才能使人有令人惊讶的重新发现,而这更只是一个循环的开始。我们会找到丢失的东西,但那东西却因为丢失而改变了。我们与丢失了的东西之间有距离,在这距离中,改变就发生在这东西、或在我们自己身上。有时,我们不得不丢去对天主的信仰,甚至停止相信,然后只是等待:直到我们再次以新的方式才再去相信。在时间的隧道里,信德加深了,并且更超越了时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