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四旬期反思 - 四旬期第一周星期二
- WCCM Hong Kong
- Mar 2, 2020
- 2 min read

四旬期,最好的理解就是学做我们想做的、真正希望做的。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什么?有时很难搞明白。我们常常在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时,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所想的。我们让一种虚假的需求、一种虚无缥缈的欲望给欺骗了。我们可能几十年都沉迷于这些并非真正希望的东西。也许我们只是害怕放下那些欲望(例如安全,财富,地位,认可等)。
要想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所有的欲望,至少在默祷时,经过几次深呼吸之后。此时我们希望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只是纯粹地、完全地专注于那句诵语。外在的四旬期做法也是支持这一点的:因为四旬期并不是要我们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或亏欠惩罚自己,而是邀请我们努力做自己真正希望做的事、放弃自己真正不希望做的事(或减少其影响)。我们很容易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元素中识别出这些来。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以诚信公平的态度将这些(真实的)愿望付诸实践。
当我们黑暗的、自我排斥的一面沉迷于一个小小的苦行时,问题就出现了。如果这里面涉及到了宗教方面的理解,就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这就像有人决定定期去健身房健身时,他或她就会对自己的肌肉大小或体重变得狂躁不安。当我们对四旬期有了正确的态度时,只需要经过认真但很轻松的努力,就可以做我们真正希望的(培养好习惯),不做我们不希望的(减少坏习惯)。这不是要偿清我们累积的债务,不是要追求完美,也不是要弥补亏欠。
唯物主义文化把精神给误解了。他们把精神变成了一种商业条件下的生活方式选择,或者把它放到了强迫完美主义的感染氛围中并渴望得到认可——他们称之为成功甚至「幸福」。因此,宗教的假禁欲主义可能就会发生变异,例如演变成当今年轻人中日益增多的自我伤害。在过去,宗教完美主义者会佩戴苦行带,让自己流血。现在则有许多人会割伤或烧伤自己。这两种错误行为是极其自欺欺人的,是试图去感受一些东西,而我们则只会感到麻木或死亡,或者毫无关系。这种行为根植于错误的罪与恩典的观念,与智慧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我们为四旬期所做的那些小事对唤醒我们需要恢复的基本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影响。例如,平衡的生活对人类的良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禁欲主义,没有我们为保持本质善良和把区分真实欲望与虚假欲望而付出的适当努力,它就没法持续。若望·迈恩将默祷称为「纯粹的祈祷」,说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禁欲就是祈祷。他这些话为现代文明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见解,给那些明白了其含义的人带来了极大的解脱。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