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 更深层次的意识

14纪神秘主义者世艾克哈大师 (Meister Eckhart) 比初期基督徒更前瞻性地表达这个思想 : 我们是有可能真正认识天主﹐甚至在今世已经可以达致与天主完美的结合。因为「灵魂内有着一样东西﹐是与天主紧扣着﹐是与衪一起﹐不单是联合在一起....而是一体﹐以及纯洁的结合。」亚维拉的圣德兰在《灵心城堡》谈及过有关灵性婚姻的第七层居处﹐有如一个永久合一的状态﹐超越一切的喜悦。现代的神秘主义者称之为合一的意识。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与神圣的相似性一直被基督宗教所接受 – 灵魂就像天主的一面镜子 – 但完全的等同却经常受争议。然而﹐我们在「多默福音」中听到: 「从我口里喝的人就会变成像我一样; 我也会成为那人﹐而那隐藏的东西将被揭示给他。」能够意识到与那「真实」根本的合一﹐和所有人类及受造物与那神圣的能量和意识的互相联系﹐也是耶稣与宗徒临别时的祈祷: 「我不但为他们祈求,而且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而信从我的人祈求。愿众人都合而为一!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 」(若17:20) 当我们记起自己的真正身份, 在直觉的层面上「知道」和「看到」, 我们便「完全一致地看事情」: 「以我的视野看天主﹐也是天主看我的视野。我的眼睛与天主的眼睛也就是同一双眼睛﹐同一的视野, 同一的知悉, 同一的爱。」(艾克哈大师Meister Eckhart)


是共融还是真正的合一? 葛里芬傅斯(Bede Griffiths) 解释得很漂亮: 「毫无疑问﹐一个人失去了所有与那唯一的分离感﹐而体验完全的合一﹐但这不代表那人不再存在。就如在大自然界, 每一个元素也是那唯一「真实」的独特反映﹐所以每一个人是在宇宙中独特的意识核心。 」(Bede Griffiths ‘The Marriage of East and West’) 在某些短暂的时刻﹐当我们舍弃了表面的自己﹐我们会真正意识到我们永恒自我的美丽。我们需要走向这更深层的领悟: 「我们不可以用双眼观看﹐而是要合上眼睛﹐与另一位交换视野。我们一定要唤醒这知觉, 虽然每个人也拥有这知觉﹐但只有小数人曾经真正用过。」(二世纪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Plotinus*) 除非我们学习怎样使用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知觉, 否则我们不能够领略到我们真正是谁, 即是那永恒的承传。


但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如何把这两种存有调和: 「当我在神圣中休息后﹐回到智力推理时﹐我对我如何回来感到困惑。」(Plotinus Ennead 4.8.1 ) 在这深切的经验后﹐我们会对世界感到陌生﹐然而﹐我们必须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如何做到这一点?艾瓦格略 (Evagrius) 和普罗提诺 (Plotinus) 也给我们同一样的忠告, 就是实践德行﹐即透过舍弃自我的欲望净化个人的情绪, 而最重要的就是透过默观。

这两种修练有助于保持神秘经验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 普罗提诺Plotinus极大地影响了早期教父﹐以及往后的圣奥斯定, Dante, 艾克哈大师Meister Eckhart, Henri Bergson 和 T.S.Eliot.

Commentaire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