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對每日新聞的一種默觀性回應
- WCCM Hong Kong
- 2020年5月2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我想看看默觀生活是以如何的方式來報告和指導我們對每日新聞的回應。我將日常新聞的隱喻用於世界上一直在發生的事情。我願意再次從一個福音故事開始。它來自路加福音第10章,就是慈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它由某人詢問耶穌一個問題而開始:「我如何才能獲得永生?」正如耶穌經常做的,他以另一個問題來回答:「法律上是怎麼說的?」他是一個猶太人,所以知道梅瑟法律,因為那是你日常生活的指南。耶穌說:「梅瑟法律中怎麼說?」那個人馬上回答說:「全心去愛天主和你的近人。」耶穌對那人說:「你回答的很對。照樣做就可以好好生活。」但是那位經師不是很滿意,因此他再問耶穌說:「誰是我的近人呢?」
耶穌便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從耶路撒冷去到耶里哥,他途中遭到了一群強盜的襲擊。他們搶劫了他,狠狠地毆打了他,以至於他只能躺在路邊,處於非常糟糕的狀況。誰路過了?首先是一位司祭。他對路邊那個人的反應是什麼?他在另一邊走過。他看到了他,卻只是從另一邊走過。
不久之後,一個肋未人路過,他是猶太肋未支派的一部分,其首要職責是在人民面前遵守法律。因此,他是一位沉浸在梅瑟法律中的律法導師,他也是其團體中的一位領袖。那麼,當他見到這個人時他做了什麼?他也在路的另一邊走過了。
最後來了一位撒瑪利亞人。他肯定是一位猶太人,因此屬於巴勒斯坦人生活圈的一部分,並且屬於那裡,但由於他們與外族通婚,故此他們並不完全符合猶太教所規定的,他們不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信仰的中心。就地方而言,他們在撒瑪利亞有自己的聖殿去敬拜。對於正統猶太人來說,他們是局外人。因此,這是一個走在路上的局外人。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他看到了那個人,便動了憐憫的心。他很同情他,出於這種同情心,他停下了腳步,包紮了他傷口,並用油和酒清洗了傷口。他把他放在自己的牲口上,然後帶他去到旅館。然後,聖經上說他在那裡照顧他。但是他必須要在第二天離開,所以他對旅店老闆說了什麼?他清楚地知道那人在一段時間內不能上路,於是他對旅店老闆說:「當我回來的時候,我要支付給你一切照顧他的費用。」
然後耶穌問經師,你認為這個人的近人是誰?經師說:那個幫助他的撒瑪利亞人,就是向他顯示慈悲的人。向他顯示慈悲的那位。耶穌對他說:「你也照樣去做吧。」
因此,在問耶穌這個問題的經師眼裡,撒瑪利亞人是一個局外人。有些人試圖解釋為什麼司祭和肋未人沒有停下來幫助那個人。經文沒有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是什麼促使他們無視那個受傷的人。但是我們知道撒瑪利亞人為什麼停下來幫助他,因為耶穌告訴了我們。當他看到他時,他動了憐憫的心和同情心。這是撒瑪利亞人停下來的原因。用油和酒清洗了傷口後,他用繃帶包紮了傷口。因此,這位撒瑪利亞人不僅富有同情心,他還很實際。他實現了他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就是去協助,幫忙和治愈。他做了需要做的事情。然後,他將受傷的人放在自己的牲口上,這意味著他要走路。他把他帶到一家旅店,那裡是吃飯和休息的地方。耶穌說,他照顧了他。
因此,這位撒瑪利亞人不僅富有同情心,而且還親身實踐。他很慷慨。看一看他給了什麼。第二天,他拿出一些錢付給旅店老闆去照顧那個人,直到撒瑪利亞人回來為止。他很高尚。他沒有同這個人進來對旅店老闆說:「你必須要收留他,且不能收費,因為我在路邊發現了他,他也沒有錢。」他支付了照顧這個受傷的人所需的費用。他很高尚,竭盡所能給予他所能擔負的。 「照顧好他,當我回來時,我會償還你所花的額外費用。」撒瑪利亞人堅定不移。他要愛他到底。
此經文可能在說撒瑪利亞人有一種內在的自由,這意味著他不會像別人對撒瑪利亞人的看法那樣生活,他會毫不猶豫地幫助這個人。因此,他不是見到一個肋未人,經師或司祭;他看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沒有分裂,沒有排斥。
如果你我想要描述默觀的心,一顆根植於天主的心,那麼撒瑪利亞人就可以是一個好的形容- 富有同情心、慷慨、高尚、堅定、貼地、親力親為、動人、及在天主內的自由行事。
你我可以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他如何表現出對天主和近人的愛。我認為耶穌希望我們和問此問題的經師看到,正如他經常在福音中告訴法利塞人那樣,宗教只會帶我們走到這裡,就像道德和遵守規則一樣。我們需要向聖神開放。而且,聖神既不受人類宗教觀念的束縛,也不受人類製定的法律和規則的束縛。我們不能將聖神裝在箱子裡面。
篤信宗教和道德可以使我們無視承認自己的神貧並轉向天主的需要。由於這種盲目,我們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就是植根於天主之愛中的真我。若望邁恩說,你我不能給予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司祭和肋未人使我們想起了耶穌與那些宗教人士,法利塞人和經師的很多對話。衪一直在呼籲他們要更加深入。司祭和肋未人都沒有遵守他們所歸屬的基本律法:愛天主和近人。它不是二選一或必要的。而是既要愛天主,也要愛你的近人。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愛天主需要在愛近人中顯示出來。否則,你我就像那個古老的諺語所說的那樣,只是:「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
愛天主必須在世界中以貼地並富於愛心的行動表現出來。我們可以做到,也就是若望邁恩所指的意思:我們可以給予同情心、慷慨、仁慈和關懷、因為我們在內心擁有它們,並且我們每次進入靜默時都與之接觸,經驗我們內在中的天主之憐憫、慈悲、愛以及關懷和治愈。這就是為何我們可以給予它,因為我們已經被賦予,我們擁有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