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8. 日常生活和祈祷

「典型的沙漠隐修士会居住在一个石头小屋中,上面覆盖着来自附近绿洲的树枝。里面是一张芦苇垫的床和一罐水,其中浸泡着棕榈叶以制成垫子和编织绳,晚上会用一张羊皮以抵抗寒冷,还有少量干豌豆或小扁豆……可食用的植物,胡椒粉和刺山柑。」 (德瓦斯奇帝《沙漠之城》)(Derwas Chitty The Desert a City )


他们以小型群组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小房间通常建在一个公共庭院周围,因此他们是社区中的独居者。他们在院子里种了枣椰树和橄榄树,在周边地区种了小麦来做面包。在种植食物时,他们不仅照顾自己的需求,而且对他人的需求持开放态度。本笃沃德修女 (Sr Benedicta Ward) 是一位关于沙漠教父教母主题的著名学者,她观察到沙漠隐士们曾是沙漠农业取得实质性改善的因由,这有益于周围普通村民的生活。奥尔院长在一个湿地中种植了许多树木;科普雷斯院长在他的隐居花园里种著一小片枣椰树林;另有他人种植了小麦并分配给附近的村民们。如你所见,这些隐士们并没有孤立自己,只关心自己的灵性进步。他们「纯净」祈祷的成果引导他们照顾周围的人和环境。


尽管他们吃得很少,但我们却听到了许多极力主张节制的语录:「我们圣洁和最苦行的大师阐明隐修士应该永远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生活,但与此同时,他也应该对待自己的身体像还要继续生活很多年一样。」 (艾瓦格略Evagrius 引用马卡留斯Macarius)


他们靠编织垫子,绳索,篮子和亚麻,并在田间劳作以赚钱购买其它所需物品。他们是俗人的团体,总体上与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默祷组织没什么不同。他们生活的重点是祈祷和工作;礼仪仅扮演着次要的作用。神职人员的影响之后很晚才出现。他们从聚集一处的年长男女院长们那里接受了教导和生活规则。实际上,长老们拒绝成为神父或主教,考虑到自君士坦丁以来教会变化的背景,这也并不奇怪。


男女院长们不仅受到隐士们和有抱负之人的追捧,而且也有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他们的祈祷生活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开放于他人的需求和关注。通常,他们会被请求作为争端的仲裁者和调解人,因为他们的建议被认为是客观的。他们中有些人,例如艾瓦格略和安当,甚至会去到亚历山大捍卫基督宗教并与异教哲学家们争辩。


有抱负的隐士们所吸收到的最重要指导是关于祈祷。在白天,祈祷被分为三个时段:第三时辰,第六时辰和第九时辰。 (分别是上午9:00,下午12.00和下午3.00)和晚上:「至于晚上睡觉,黄昏时祈祷两个小时,从日落时算起。在你赞美了天主之后,睡六个小时。然后起床做守夜,并在剩下的四个小时里祈祷。夏天也同样是这么做;因为夜晚时间的缩短,祈祷时间和圣咏数目也会相应的减少。”」(牧人院长)(Abba Poimen)


祈祷和工作的纪律– ora et labora –让我们想起了圣本笃会规,他是若望格世安《会谈》的伟大仰慕者。但幸运的是,当若望格世安为他自己建立的两座隐修院写下这些教导的时候– 一个为男人和一个为女人,他已经为本笃会隐修士们软化了自己在沙漠中所接受的教导。我必须说因若望迈恩又将若望格世安的教导,适应了我们这个时代之普通男女的生活而感到放心,他只鼓励我们每天做两次默祷-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做三次- 但让我们有一个不被打扰的夜晚!


在团体,独自或工作中伴着音乐歌唱圣咏是他们日常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它们牢记在心,24小时内便背诵其中的大多数篇幅。难怪我们听过这样一段对语:有些长老来见牧人院长,问他说:「如果我们看到有些兄弟在聚会中打瞌睡,您是否希望我们责备他们,好使他们保持清醒?」他对他们说:「就我而言,当我看到一个兄弟在打瞌睡时,我会将他的头放在我的膝盖上,让他好好休息。」

即使这样说,他们其实是站立着朝向东方祈祷。他们常常会俯伏在地,尤其是在唱完圣咏之后:「站立祈祷并做一个心灵的转变(俯伏在地),同时说:『天主之子,怜悯我。』 」(诺院长)(Abba Nau )


圣经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每周一次的聚会中他们会大声朗读圣经,称之为「 敬拜集会」。在这些时刻,全神贯注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长老说:「当我们敬拜集会时,你的心神在哪里,而让圣咏的词句悄悄溜走?你不知道自己站在天主面前并在对天主说话吗?」他们不仅必须将圣经牢记在心,而且着重于将所学到的教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无论你做什么,都要以圣经为证据来做。」 (圣安当)


即使在工作中,他们也会重复祷词,工作之后回到小房间时,他们仍会通过默祷来继续进行个人祈祷和内在化圣经 - 对圣经中一段经文的重复,并不是反思其意义。在这种口传文化中,此经文重复是大声进行的:「我们听到他在默祷。」阿蒙院长 (Abba Amoun) 说道阿基里斯院长 (Abba Achilles)。


我们在默祷中也不会反思祷词Maranatha的含义 - 抛弃思想-而是在我们心中静默且忠实地诵念它。

Comentário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