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6. 找到回来的路

在《沙漠语录》中有一则故事:「一位在塞斯特的兄弟犯下了一条严重的罪行。长老们举行了一个会议并请梅瑟院长加入他们。但是,他拒绝前来。长老们给他发送了一条消息,内容如下:『请来,我们在等你。』于是,他站起身来,开始了旅程,同时提着一个有洞的旧篮子。他用沙子装满篮子并在身后牵引着它。长老们见到他,便问他说:『前辈,这是什么意思呢?』老人回答说:『它们是我的罪过,我却没有注意到它们。这就是我要审判另一个人的罪过的方式。』 他们听了之后,什么也没说,就原谅了那位兄弟。」


如果自我在其保护性「生存」模式下使我们从创伤中行动,并引起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行动,那么就像沙漠故事一样,它们可以被称为「罪」。然而,在默祷的静默中,我们向神圣指导开放自己,并将获得洞察力进入我们的存有中,就是那由未满足的生存需求而造成的创伤,它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并导致了我们的消极行为。在内在基督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修改自我的行为,甚至最终升华它。正如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所说的:「耶稣有一个自我。因此,自我本身不是罪性的。而是自我主义和对自我的执着导致我们对真我的忘记和背叛。当自我被误认为是真我时,罪恶就产生了。」


除了灵性指导,我们还可以通过正念自己的思想,感觉和感官,来增进对为什么我们以前是那样的行为方式的察觉。它将逐渐使内心的批评家保持静默,他喜欢评判和指责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过分。通过不判断自己,以及意识到由自己的消极能量和创伤来统治我们的倾向,我们会达致自我认识并学会接纳真正的自己。反过来,这将使我们能够在他人中认可自己,并且会减缓我们对他人的批评。正如精修者马克西姆所说:「对于无法忍受他人过失的人,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表面的,他们还没有拥有内心的自由。」真正地倾听,真正地关注他人,从而将自己抛在身后,开启了一条对所有人怀有怜悯之心的路。然后,我们逐渐地不再通过判断他人来为自己辩护。


「我们的任务是找到回归创造力中心的路,在那里整体与和谐被实现,将其存留在我们的内心,放下我们对自己的所有虚假形象,例如我们认为自己是谁或我们认为自己可能的样子,因为它们在我们之外不是真实存在的。以这种粉碎幻觉的诚实与简朴之感,存留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它引致我们时常存留在造物主的临在中。」 (若望迈恩《沉入静默》)那就是我们在默祷中可能要面对的挑战,如果我们坚定而有爱地操练,而这就是救赎。正如文之光所指出的:「救赎就是以我们的整个存有来认识我们究竟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在我们存有的深处,我们记得自己真正的身份。正如荣格在《文明变迁》(Civilisation in Transition) 中提醒我们的:「对于那个不断重申的问题:『我能做什么?』,我知道只有一个回答:『成为你一直以来的样子……即我们一直都不了解的整体性。』」

但是,这并非易事,正如我们在《沙漠教父语录》(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中读到的那样:「一位长者说,『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奋斗,才将所有人视为一个整体。』」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