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3 独处还是在团体中?

若望格世安比艾瓦格略年轻一代,他在沙漠教父教母中最尊敬艾瓦格略。但是,从他的《会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曾请教过艾瓦格略,而且还至少请教过其他的15位院长,并将他们的教导成为自己的。然而,他为其大多数观点而对艾瓦格略表示感谢。格世安基本上扩大了艾瓦格略短句中所表达的思想;但他们两人的重点和建议并没有区别。他非常谨慎地不提及奥力振或艾瓦格略,尽管他们的影响已渗透入他的思想中,直到第6世纪的皇帝查士丁尼所召集的大公会议才正式禁止他们。


他的主要著作《会谈》是围绕着沙漠祈祷方式的一个综合描述,即进入中「纯洁之心」,并因此进入「天主的国」之方式:「我们的誓愿之终极目标是天主的国或天国,但其中间目标是心灵的纯洁。」


在他的《会谈》各章之间交替描述了实现纯洁之心的方式,并强调获取至高谨慎美德的重要性,即识别出来自于自我或神圣洞察力的思想和行为之灵性恩赐。这些《会谈》在沙漠情景中被视为瑰宝;门徒们会静静地坐在男女院长的足前,聆听他们自己的深度祈祷经验。教导不仅是在聆听中进行,而且也观察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证实了他们教导的真理。


格世安是一位灵性的真正追寻者。他试图回答有关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与起源于终极现实之间关系的永恒疑问。他的指导思想是耶稣的话语:「你们是出于下,我却是出于上;你们是出于这个世界,我却不是出于这个世界。」 (若8:23)。他试图找到途径来进入此「出于上」的神圣现实。


正如沙漠隐士们一样,他在其教导中强调净化情绪以及道德成长引致纯洁心灵的必要性,其促使隐修士们进入基督的临在:「以完全净化的眼睛凝视神圣,为那些超越卑微和尘世的工作和思想,并与祂一同退避至独处高山上的人是可能的。当他们从世俗的思想和激情喧嚣中解脱出来时,当他们从所有恶习的混乱格斗中解放出来时,当他们达到完全纯净的信仰和卓越美德的崇高境界时,神圣将基督脸上的荣耀使他们所认识,并向那些配得以灵性明晰眼睛之仰望者显示其光辉的洞察力。」 (《会谈》16)


当他必须要离开沙漠,而在高卢的马赛 (Marseilles in Gaul) 附近建立男女隐修院的原因是他完全坚信独自走灵性道路是危险的。我们记得来自沙漠的建议,即「服从」你的院长或女院长,因为我们很容易被「魔鬼」误导,这是一个度独居生活的隐士之特别风险。经验需要与年长隐修士的智慧和判断力相对照:「我知道有些隐修士们在大量的辛劳后而陷入疯狂,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此诫命:『询问你的院长,他会告诉你的。』」 (圣安当)


格世安强烈地感到一个隐修士首先必须在团体中经验灵性生活,度着并实践一种献身于稳定,贫穷,贞洁和服从的美德生活。只有在祈祷生活被建立后,才能知道做隐修士是一个正当的选择。


尽管格世安确实对那些被他特定照顾的隐修士们致辞,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召叫是通往天主的唯一途径;他坚信每个人在今生都可以达致天主:「通往天主的旅程有很多路线。因此,愿每个人都坚持到底,不要在他最初选择的路上退缩,无论他的职业是什么,他都可以变得完美。」 (《会谈》13)他甚至说:「在此世照顾病人的人比不关心近人的隐士更有价值。」(第34句)


在所有这些内容中,我们看到若望迈恩的思想与格世安的教导产生了多么大的共鸣。

Comentário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