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2 奥力振派隐修士艾瓦格略

艾瓦格略是沙漠教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其对若望格世安的影响最大。我已经多次引用他的话;让我告诉你一些关于他的故事。他于公元346年出生在黑海(蓬图斯)海岸的伊博拉。


他的父亲是一位乡下主教。附近是圣巴西略的家庭住宅,他的弟弟圣额我略尼撒和他们的妹妹迈瑞娜。他们两兄弟及其密友额我略纳齐盎被称为卡帕多西亚教父。因此,艾瓦格略从小就受到此三人的影响。他随随便便的成为了一名隐修士,但却被君士坦丁堡刺激的知性生活所吸引。圣巴西略任命他为一名读经员,当后者去世后,额我略纳齐盎任命他为执事。艾瓦格略长得帅气,富有教养,又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为了教会事业而蓄势待发。然而,他热情地爱上了一位已婚的罗马女士。在梦中,他发誓要离开君士坦丁堡,献身于灵性生活。尽管誓言是在梦中,但他还是按照它行事,旅行至耶路撒冷,在那里遇到了他的朋友梅拉尼亚和鲁菲努斯,他们在那里有一些团体。他们如卡帕多西亚教父们一样深受奥力振的影响。艾瓦格略很快便忘记了他的誓言,立刻返回了他过去的世俗习惯。但是他染上了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使得梅拉尼亚认为这是他没有信守誓言而造成的。此洞察奇迹般地治愈了他,他大约于383年隐退至埃及沙漠。


他加入的奥力振派隐修士团体,最初是由埃莫尼乌斯帕容特斯(Ammonius Parotes) 所领导的,但是他们对艾瓦格略的才能和经验的钦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们不久就都接受了他作为其院长。在那住了两年后,他决定加入住在小室中的一些更加严厉的隐修士们,并在那里成为了伟大的科普特隐修士玛卡留斯(Macarius the Great),以及非常严厉的亚历山大玛卡留斯(Macarius the Alexandrian) 的门徒。因此,他又成为了一座桥梁-首先是我们所看到的神学与默观之间的桥梁,其次是奥力振派隐修士与科普特隐修士之间的桥梁。他在其著作中结合了两个群体的智慧。他在小室定居之后,就不再有在教会中兴起的野心;他拒绝成为主教,并在那里住了14年,直到399年去世。


由于这两个群体的智慧都是基于深度的默观祈祷,因此他们从内心说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从表面上看,他们在神学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科普特隐修士们强调纯正信仰,并坚持对圣经进行「文字上」和不加反省的解释。奥力振派隐修士们也感到纯正信仰非常重要,但认为应该伴随着更深入的祈祷,从而通过经验获得对天主的直觉认识。对他们而言,灵修和默观性力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对圣经​​的态度也不同。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基督的教导。因此,他们更加寓言化地予以解释,从而引致圣神主导的洞察。


两个团体的沙漠教父都同意思想会掩盖神圣的临在。但是,奥力振派隐修士们进一步并坚持认为,即使对天主的形象和思想也必须要抛弃,正如艾瓦格略所言:「当你祈祷时,不要幻想神圣的那位相似你内在形成的某种形像。也避免让某些形状的印记给你的精神留下印象,反而要摆脱所有的物质,接近那位无形的存有,那么你将达致理解力。」


此种与所有图像和形式的逐步脱离将使你与无形的三位一体直接接触。它被称为对天主的「否定」或「消极」法。这是我们对天主的人性观念和图像的逐渐抛弃,因为它们永远无法接近祂的现实。只有这样做之后,我们才能靠天主的恩典来经验祂的真实面目。此无形无像的天主观,对于他周围的奥力振派隐修士们来说是很好的,但对于一些简单的科普特隐修士们却不是,他们需要通常是拟人化的天主形象。


我们很容易看到艾瓦格略的奥力振派教导,与若望格世安及若望迈恩的教导之间的共鸣。他也鼓励我们以默观祈祷的方式成为「否定」的。我们不仅需要放下自己的思想,还需要放下对天主的思想,以及与之对应的形式和图像。


在公元400年,科普特隐修士和奥力振派隐修士之间的表面差异达到了顶峰,奥力振派隐修士们被赶出了沙漠。幸运的是,艾瓦格略逝世于399年,就是事件发生的前一年。但是若望格世安受到了影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导致他在马赛 (Marseilles) 和高卢南部 (Southern Gaul) 建立了隐修院。

Kommentare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