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真正的超脱
- WCCM Hong Kong
- Jan 10, 2015
- 3 min read
在其后几个世纪的沙漠隐士们的神秘主义祈祷兴盛时期中,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基本规则被概括为神贫,贞洁和服从此三个紧密联系的美德。
我们已经讨论过服从的重要性,并且发现它的使用范围比我们通常解释的要宽广得多,其真正含义是专心聆听。其它两种美德也不应受制于狭窄和字面的诠释。神贫的美德在隐士们的观点中,确实对抗我们根深蒂固的对财富贪得无厌的倾向,以及对所占地位或拥有物质财物的依恋。他们知道这是由于「虚假的正式自我(在世界上虚构的自我)造成的,及其它对尊重,权力和控制的需求。」人类的需求和倾向在几千年中并未真正改变。
此外,任何形式的财产通常都会引发担忧和冲突:「西奥多院长(Abba Theodore) 拥有三本好书。他去到马卡留斯院长(Abba Macarius) 那里,对他说:『我有三本好书,阅读它们对我有帮助;其他隐修士们也想阅读它们,因其对他们也有所帮助。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呢?』老人说:『读书固然好,但什么也不占有才是最佳。』当他听到后,他走了出去,卖掉了书,然后把钱捐给了穷人。」但是,神贫不仅是指没有依附于物质世界所提供的东西,它实际上还包含了一种范围更广的超脱态度。它也适用于不依恋你的思想,且不依恋你的个人见解和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前段时间我碰到了一句谚语:「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改变你的观点。」沙漠隐士们会同意这一说法,但也会补充道,我们不仅需要改变,而且还要完全超脱自己惯常的意见,以避免冲突。在我们周围都可以轻易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
即使是我们通常与沙漠教父教母们联系在一起的斋戒,也是一种神贫/超脱的态度形式。它不仅与食物有关,而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关系。我们甚至可以将独处视为是对感官印象和转移社会接触的禁食,以及静默是对声音和言语的禁食。
贞洁也必须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它确实与性有关–毫无疑问。有几则关于隐士们不得不站在冻水中去冷却他们的激情的故事。但贞洁不仅如此。它是指一种纯洁的心态,摆脱利用他人来满足我们的感官和物质需求 - 它们实际上是对他人的权力和控制的需要。此外,它确实指向一种对生命各个面向的纯洁和超脱的态度,从而战胜贪婪和嫉妒的魔鬼。它们不是扔在我们的世界中猖獗吗?
对自己和他人的怜悯之心是此三种美德的源泉和高峰。沙漠的生活方式将引致一种存有的彻底转变,也就是进入爱之火焰的转变:罗特院长去见若瑟院长,并对他说:「院长,我尽心尽力的诵念日课经,禁食,祈祷并默祷,我生活在平和中,且尽我所能的净化各种思想。我还能做什么呢?」老人站起身,伸开双手指向天空;他的十根手指像十盏灯一样,他对他说:「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变成火焰。」我们每个人内在的神圣火花都可以燃烧进入爱之火焰,即神圣的能量,它彻底转变我们的整个存有和行为。
男女院长们所做的一切和教导,都是出于对那些仍然被魔鬼抓住之人的怜悯之心:一个兄弟问西索斯院长,说道:「院长,如果我已经堕落了,我该怎么办?」老人回答说:「再次站起来」。那个兄弟说,「我起来却又跌倒了。」老人继续说道,「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那个兄弟问:「要到什么时候呢?」老人回答:「直到你被美德或罪恶占领为止。」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任何批评或判断,只是对人性的深度爱之接纳。
当我们听到这些沙漠教父教母们所过的艰苦生活时,我们倾向于认为他们的教导只与隐士们有关,但我们却大错特错了。我们肯定会从更加「超脱」的态度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中受益. 沙漠隐士们深信他们的态度对每个人都是正确的:「当基督命令我们走这条狭窄的道路时,他是指向所有人的。隐修士和俗人必须达到相同的高度。生活在世界上的那些人,即使已婚,也应该在其它所有方面都相似隐修士们。如果你认为有些事是为普通人,而有些要求只是为隐修士们,那你就完全错了。」 (金口圣若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