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
回归天主的旅程 (作者: 凌君慧)

(由2018年8月26日公教报转载)
早前在一个信仰聚会中分享传教经验时,有人问我是否从小立志做传教士为主服务,实在是问者无心,听者惭愧。虽然我从小读天主教学校,中学跟同学一起读慕道班,十七岁领洗,但整个过程其实没有深刻的触动,信德很浅,加上后来独个儿到加拿大升学,在没有信仰小组的陪伴下,对圣言有疑惑时没有认识的神师可问的情况下,慢慢偏离了天主的道。回港工作后,工作越做越好,但成就越高,离开天主却越远,主日有空也会参加弥撒,但我的世界,只容得下我自己,没让天主走进来,生活里只有工作和玩乐。但天主没有离弃我,反而在我离开祂最远时,透过二零零一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敲我的心门,我醒觉自己的冷漠后,决心从新慕道,从新皈依。从那时起,我对主有一份新的渴求,为了更加亲近主,虽然广告工作繁忙,仍然报读不同的神学课程,做不同类型的义工,生活忙上加忙,但跟天主的关系,却似乎未能深化,停留在理智上认识基督的层面。直至二零零六年,参加了文之光神父带领的静默退修,认识了基督徒默祷,才醒悟自己未能找到打开亲主关系的钥匙,是因为找错了地方。我一直在神学里找,在义工工作里找,原来天主一直在我内!从那时起,我开始默祷,跟天主的关系,在静默中越来越近,开始察觉到祂在日常生活中临在,开始听到祂在内心的呼唤:先听到祂召叫我离开广告工作服侍祂,后在印度义工期间听到祂召叫我留在印度服侍祂。
能够跟随天主的旨意,作出生命中两个重大决定 – 先离开广告,后离开香港到海外传教– 我归功于默祷。
心静
安静的环境虽然有助于心静,但不是必然的结果,特别是烦恼的时候,有时外在环境越静,内在反而越吵,思绪越飞腾,不能自止。若果我们内心经常吵吵闹闹,就算天主不断在我们心内呼唤,我们也无法听到;就算听到,也无法辨别,无法分辨声音究竟是来自天主、或自己、或世界。圣德兰修女说:「天主,在我们内心的静默中说话。」默祷的操练令内心安静下来,在内心的静默中,聆听和辨别天主的声音。
谦卑
以前的我,主观自负,认为靠一己努力,可以掌控一切。认识默祷后,才发觉靠着意志放下杂念几分钟也做不到,我还有什么可以自夸呢?默祷教我学习谦卑放下,让我看清自己的无用,离开了天主,我什么也不能作。 (若望福音15:5)。除了在默祷中分心外,我还试过在默祷中忽然出现好点子,怕默祷过后忘记好点子而故意不放下,故意不回到短诵,这情况就像真实生活一样,一方面想完全依赖天主,另一方面想靠自己,想用自己的方法,不断跟天主角力,放不下自己的骄傲。其实就算我们能够放下好点子入静,今天能够做得到,明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就如真实生活一样,今天我愿意放下舒适生活到海外传教,明天我可能放不下别人的批评责骂、或抓住别人的认同不放、或眷恋别人的赞美, 这些都是骄傲的诱惑。所以默祷没有练成的一日,就如谦卑没有学成的一天。当我们自以为学会放下时,往往是再次执着的时候。圣德兰修女说:『如果你是谦卑的,没有什么可以影响你,无论是赞扬或耻辱,因为你知道你是什么。 』虽然每一次默祷,是一次新的旅程,但假如我们愿意每天操练,每天在默祷中放下一些杂念,包括不好的意念,如愤怒、不安、忧虑;和好的意念,如兴奋、成功感、满足感等;假以时日,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比较能够保持谦卑平和的心,比较能够放下, let go, let God。
忠心
默祷看似容易,只是专注于短诵放下杂念三十分钟,但做起来很难,坚持天天做更难,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完全不分心走意,而且外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己知道分心,只有天主知道自己有多软弱。但正正是我们明知自己软弱,明知自己必定分心走意,仍然坚持继续天天做,这是对主的忠心。天主从来不介意我们软弱,只要求我们忠心,只要我们愿意承认自己软弱,愿意完全依赖祂,其他的,祂自会照料。圣德兰修女说:『天主没有要求我们成功,只求我们忠心。 』回看自己的传信路,踏出第一步到印度传教后,每天面对许多挑战和磨练,能够走到今天,绝对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着交托天主,回头看,才发现祂亲自带领每一步。
每一次的默祷,每一天的生活,是一次回归天主的旅程。今次分心了,今天走偏了,明天从头再来,只要我们愿意从新放下,忠心依赖天主,祂自会照料一切。
(作者: 凌君慧)